九头马民居

九头马民居

共 1316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0:41

历史沿革

九头马民居始建于清嘉庆初年(约1800年)。
九头马民居大部分建于清道光(1821~1850)年间。
九头马民居最后一座落成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
2019年,九头马古民居启动一期修缮工程。
九头马古民居

建筑格局

九头马民居建筑群坐北朝南,平面基本呈正方形,东西宽、南北深各120米,分5列。主体建筑22座,四周有6米高的围墙,开放十多个门洞,设有望楼、枪眼。5列间隔着防火墙、夹弄,有框门相通。每列南面正中各设大门一扇,每逢红白喜事,大门、屏门、厅门一路洞开,入望“五落透后”。南面中列墙额开设13个灯窗,悬挂宫灯照明。前有广场,四周台础高筑。院落各自相对独立又连成一体,形成完整独立的建筑群体,列与列间隔夹防火墙,框门相通,内墙套饰杉木墙扇,冬暖夏凉。宅院之间建有亭、台、楼、阁、榭、轩、厢等古典造型建筑,在变化中又风格统一。四周配有六米高的围墙,十多个门洞,视不同方位功能,分别设一至三道门,还设有带枪眼的瞭望楼。正座五扇门,墙额开放灯窗,每逢红白喜事,屏厅各正门洞开。装饰讲究别致,石雕、砖雕、泥塑、壁画、漆画综合运用。九头马民居的建筑材料以木为主,使用的木料有杉木、柯木、楠木、樟木、红木、檀香木、铁梨木、黄杨木、桑丝木,最长楠木梁10米。门窗户扇、插屏、梁托、廊轩企篷、穿鼻、距花(雀替)、悬钟等木构件全部带有雕刻。宅院所有立柱都垫础石,础石四面浮雕花鸟瓜果和人物故事,木雕件依场景透后,木雕件依场景分别采用镂雕、高浮雕、浅雕、镶嵌、贴金和木纹本色的天然利用等技巧,以充分体现建筑艺术效果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文物遗存

九头马民居有很多木雕和石雕,有些被破坏或者被盗,后来经过修缮恢复旧貌,还有许多木雕、藻井、壁画、书法、浮雕、青石柱础雕等。
文物遗存

历史文化

文物价值

九头马民居是福建民居古建筑的精品,古民居的木雕石刻具有较高的文物和观赏价值。

文物保护

1993年,福州市文物考古队在长乐文化部门配合下,驻扎“九头马”考察25天,耗资4万元,完成一项古民居建筑调查项目,测绘描图150张,录像18盘,拍照数千张,从中筛选1200张彩照辑编成《长乐九头马古民居群》照片集二册。
2005年,九头马民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九头马民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