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博物馆
共 1737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30 15:53
介绍
是皋陶后裔的封地,商为六国。春秋时成为的属地,是吴楚百年之争的古战场。汉代九江王,,六安王、刘庆均建都于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工农红军的摇篮之一。六安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现有地面文物1700多处,馆藏文物2万多件,其中一级文物300件。有全国历史文化名城1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和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38处。境内出土的文物数量多、品种全、级别高,楚大鼎、越王剑、鄂君启金节等珍贵文物全国罕见,2006年发掘的双墩一号汉墓更是名震海内外,被评为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皖西博物馆新馆坐落于六安市政务新区市行政中心东侧,规划总用地面积2.7万㎡,地上3层,地下1层,总建筑面积1.2万㎡。建筑设计独特、结构新颖,以三层主殿为中心,南面为两层东、西耳房,背面为凹字型两层后楼。形体采用宫廷加庭院式布局,以汉代建筑的演化结合传统徽派民居院落空间,整体体现汉代建筑风格。
文物
皖西博物馆展馆共有9个展厅,6800平方米,现馆藏文物标本近万件,虽为中型地方史志性综合博物馆,但馆藏量居全省博物馆第二。它由六安历史文物精品和皖西革命为基本陈列内容的《走进皖西》和《皖西庐剧艺术》、《皖西民风民俗》、《元亨纪念馆》3个专题陈列馆组成,相对自成系统,具备文物收藏、保护、展示、教育和研究的功能。“走进皖西”包括“皋陶魂”、“古代英杰”、“红旗漫卷”三大部分。以青铜文化、陶瓷文化、葬制文化、红色文化为主题,以文物、文献、历史图片为载体,结合馆藏实际,通过场景、模型、数字技术、图文等多种辅助手段,展示皖西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中国革命史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专题陈列分为“皖西庐剧艺术陈列”、“皖西民风民俗陈列”、“元亨疗马”。
展览与藏品
唐寿州窑四系盘口壶
高32 cm、口径11.5 cm、底经12 cm,1981年六安丁集新塘征集。壶,是古代盛水器,各式各样。瓷壶一直是各地窑口生产的大宗产品。盘口壶是东汉至唐代较为盛行的一种瓷制品。西汉时,有的喇叭口壶已在口颈交接处做出一条棱线,东汉前期,棱线更加突出,口颈外斜,初具盘口的样子,到了东汉中期即演变成盘口壶。它的外型也由矮小逐渐发展到高大,盘口逐渐高起,颈部由短到长,腹部由圆发展到椭圆,系由环形演变为桥形,后又变成条状。盘口壶以四系居多,这件寿州窑四系盘口壶的重心在下,盘口深,长颈、鼓腹、平底、肩部饰四系。虽然器体高大,但比例协调线条柔和,造型较为优美。
汉漆皮彩绘陶锺
汉漆皮彩绘陶锺高34.6 cm,口径12 cm,腹围84 cm,底径17 cm。泥质灰硬陶。侈口,束颈,溜肩,扁球腹,圜底近平,圈足外侈。肩部帖附对称的铺首衔环两只,肩、腹部各有凸宽带纹一周。器表均施褐色漆皮,自口沿以下至腹部用红白两色相间绘宽带纹、三角纹、蕉叶纹和云鸟纹,圈足部以红彩绘宽带纹和波浪纹。
汉陶灶
1995年4月4日城东开发区223号墓出土。泥质细灰陶。灶台近船形,后端立烟囱。台面上有三个圆形灶口。灶壁竖直,侧、后壁均高出台面,前壁开半圆形柴草口。中间灶口上置釜,釜上置甑,釜前后灶口上分别放置一盆一罐。
清窑变穿带瓶
国家文物商店总店拨交 高29.9 cm, 口长11 cm, 宽8.8 cm,腹长19 cm,宽17 cm:足长12.3 cm,宽9.3 cm, 景德镇官窑制品。长方形直口,方唇,溜肩,弧腹,长方圈足。口、颈四角内窝,颈两侧帖附两个长方贯耳。腹前后壁各有一片鸡心状凸起。器壁厚重,内外满釉。器表以铜红釉为主,在四棱、两耳、两侧腹壁等处间有青、黑两色釉。底部有“大清光绪年制”六字三行篆书青花款。
元 .雕花人物银盏与托盘
盏与盘组合。盏敞口、鼓腹。矮圈足,对称式人物竖耳,中心膝坐一童子玩弄一花球,两耳即为两个头扎双髻,身着长衫的少女,站在莲花上,双手扶着盏沿,凝视盏内男童。盏外通体饰凸起的折枝花卉。托盘平折卷沿,浅腹,平底。沿饰忍冬花,盘口饰牡丹花,四周花丛中两对童子,各手持折枝花卉作舞蹈状,形象逼真,花朵怒放,人物生动可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