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中山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
2023年,中山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回升向好,民生保障持续增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一、综合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中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3850.65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4.13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965.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1790.59亿元,增长3.7%。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4:51.1:46.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6636元,增长5.7%。
图1 2018-2023年中山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图2 2023年中山市三次产业结构图
表1 2023年中山分镇街主要指标
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45.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90.35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7.56%,比上年末提高0.54个百分点。全年出生率8.03‰,死亡率3.22‰,自然增长率4.81‰。
表2 2023年年末常住人口及构成
全年新增就业人员49065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7234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4%。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1.3%,衣着类上涨0.2%,居住类下降0.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0%,交通通信类下降2.9%,教育文化娱乐类上涨3.1%,医疗保健类上涨0.8%,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0.6%,其中轻工业上涨0.6%,重工业下降1.7%。
图3 2023年中山居民消费价格月度及累计涨跌幅度
表3 2023年中山各类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52万亩,比上年增长3.0%;蔬菜种植面积22.50万亩,下降0.9%;水果面积5.39万亩,增长1.7%。
全年粮食产量1.59万吨,比上年增长4.2%;蔬菜产量37.70万吨,增长1.1%;水果产量12.29万吨,增长5.4%。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1.12万吨,比上年下降9.8%。其中,猪肉产量0.12万吨,下降13.0%;禽肉产量1.00万吨,下降9.3%。年末生猪存栏0.86万头,下降10.1%;生猪出栏1.59万头,下降3.9%。
全年水产品产量39.49万吨,比上年增长6.4%。其中,海水产品0.07万吨,增长39.2%;淡水产品39.42万吨,增长6.4%。
表4 2023年全市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0.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0.8%,股份制企业增长11.2%,集体企业下降41.5%。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4.5%,重工业增长7.8%。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增长4.5%,中型企业增长7.8%,小微企业增长6.5%。
图4 2018-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0.1%。其中,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18.9%,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业增长23.0%,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长7.7%,先进轻纺制造业增长6.9%,新材料制造业增长7.4%,石油化工业增长3.9%。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6.0%。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29.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0.0%,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下降14.4%,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9.9%。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4.4%。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5.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6.7%,汽车制造业下降3.4%。
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8%,其中,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增长12.7%,金属制品业增长2.6%,建筑材料业增长3.7%,纺织服装业下降8.8%,食品饮料业增长25.8%,家具制造业增长1.6%。
工业母机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4%,其中,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增长18.3%,化工、木材、非金属加工专用设备制造增长7.5%,泵、阀门、压缩机及类似机械制造增长1.8%。
表5 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现代产业增加值情况
表6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304.01亿元,比上年增长9.9%。亏损企业亏损总额48.73亿元,下降11.5%。亏损企业亏损面26.3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22.81亿元,增长57.9%;股份制企业147.17亿元,增长29.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55.63亿元,下降4.0%。分行业看,制造业282.22亿元,增长5.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21.80亿元,增长144.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3.99元,减少1.04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52%,增长0.37个百分点。
表7 20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及增长速度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50.57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706个,增长17.3%;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11.71亿元,增长23.5%;实现利润总额11.47亿元,增长59.1%;利税总额8.21亿元,下降7.5%。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87.09亿元,比上年增长3.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5.11亿元,增长12.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9.07亿元,增长14.3%;金融业增加值308.81亿元,增长8.4%;房地产业增加值263.43亿元,下降4.7%。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056.53 亿元,增长3.7%。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03.66亿元,比上年增长1.8%;利润总额66.12亿元,比去年增长22.7%。其中,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8%。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7.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4.1%,卫生和社会工作下降26.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0.7%。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10055.84万吨,比上年下降0.5%。货物运输周转量99.64亿吨公里,增长12.0%。港口货物吞吐量1842.29万吨,增长19.7%。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529.0万吨,下降4.9%;内贸货物吞吐量1313.30万吨,增长33.6%。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29.66万标准箱,下降4.8%。
全年旅客运输总量651.08万人,比上年增长47.7%。旅客运输周转量6.18亿人公里,增长70.9%。
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157.52万辆,增长5.7%,其中私人汽车143.42万辆,增长5.5%。民用轿车保有量95.46万辆,增长6.4%,其中私人轿车91.33万辆,增长6.3%。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83.76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按2020年不变价计算)100.61亿元,增长27.8%;电信业务总量(按上年不变价计算)83.15亿元,增长14.3%。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8%。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增长2.7%,民间投资增长6.2%,私营个体经济投资增长11.8%,集体经济投资增长47.7%,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下降5.3%。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25.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7.1%,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5.1%。工业投资增长47.3%,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9.3%。基础设施投资下降6.0%,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3.9%。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3.4%,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0.6%。其中,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增长197.2%,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61.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41.2%。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25.9%。分用途看,商品住宅开发投资下降26.9%;办公楼投资增长16.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下降16.0%。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464.7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3%;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345.57万平方米,下降13.7%。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3.91亿元,比上年增长3.0%。分经营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95.22亿元,增长2.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48.69亿元, 增长4.6%。分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1513.84亿元,增长2.1%;餐饮收入130.06亿元,增长14.7%。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增长78.1%,中西药品类同比增长14.2%,日用品类同比增长3.9%,汽车类同比下降8.2%,石油及制品类同比下降7.3%,化妆品类同比下降32.2%,饮料类同比下降26.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同比下降8.9%,粮油、食品类同比下降1.6%,通讯器材类同比下降1.2%。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同比增长12.7%,占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比重17.1%。
七、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576.6亿元,比上年下降5.9%。其中,出口2211.9亿元,下降2.5%;进口364.8亿元,下降22.5%。贸易顺差1847.1亿元,比上年减少10.2亿元。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进出口额733.5亿元,增长0.8%。
全年新设外商直接投资企业847个,比上年增长45.8%。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35.21亿元,下降15.4%;其中中国香港、澳门地区合计对中山直接投资金额32.03亿元,下降12.3%。
表12 2023年中山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额及增长速度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2.98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税收收入209.70亿元,增长11.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5.87亿元,增长0.6%。其中,教育支出96.21亿元,下降5.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1.22亿元,增长0.2%;卫生健康支出38.08亿元,下降5.7%。民生类支出318.4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68.4%。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044.94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4%;各项贷款余额7812.37亿元,增长10.7%。
年末全市共有证券营业部53家,期货机构1家。全年证券成交金额18752.42亿元,比上年增长0.5%;期货成交金额1540.55亿元,增长8.9%。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58.35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186.93亿元,增长12.4%;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71.42亿元,增长16.6%。全年赔付支出75.36亿元,增长26.3%。其中,寿险业务赔付支出34.56亿元,增长27.7%;财产险业务赔付支出40.80亿元,增长25.2%。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379元,比上年增长4.4%。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856元,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770元,增长5.2%。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9165元,比上年增长1.3%。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0366元,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1114元,增长2.5%。全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2%,其中城镇为34.0%,农村为36.2%。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02.53万人,比上年下降0.5%。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0.82万人,增长17.4%。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99.78万人,下降8.4%。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24.22万人,增长2.6%。参加工伤保险194.15万人,增长5.3%。参加失业保险169.50万人,下降0.6%。参加生育保险173.50人,下降9.5%。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全日制高等教育在校学生5.69万人,比上年下降1.9%;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1.13万人,增长6.4%;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学生2.96万人,增长6.4%;小学在校学生37.82万人,增长5.1%;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5.81万人,下降4.3%。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9.0%,普通高考录取率为96.9%。
全市专利授权总量3.97万件,比上年下降8.3%;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921件,增长50.6%。全年《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86件,增长4.5%。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约2864家,比上年增长8.9%。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78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24家。
2022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00.66亿元,同比增长24.1%;R&D经费投入强度(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为2.8%,比上年增加0.5个百分点。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2023年末全市共有市级文化、文物行政事业机构11个。其中文化机构5个,文物机构6个。共有广播电台、电视台2个,有线广播电视用户76.07万户,全市有市级文化、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量721.45万册(件)。全年出版报纸9450万份,杂志12万册,图书(总印数)8.79万册。有市级和镇级档案馆共25个。2022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140.0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9%。
2023年末全市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517家,比上年增长18.5%,其中医院6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411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0家,临床检验等其他机构7家。全市医院中,三级医院12个,二级医院25个,一级及未定级医院32个;基层医疗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30个,门诊部(所)1174个,村卫生室7个。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31855人,增长9.1%,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2230人、注册护士15290人。拥有医疗床位16683张,其中医院16594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89张。
2023年全市各类运动场所10888个,比上年增加192个。参加全国、全省竞赛94次,参加全国、全省竞赛人数1192人,获金牌132枚、银牌113枚、铜牌150枚。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52.8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9.9%,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2.7%。全社会用电量371.81亿千瓦时,增长7.9%。其中,工业用电量218.05亿千瓦时,增长7.8%。
全年累计灰霾天气日数16天;全年平均温度23.8℃,日照时数1639.5小时,降雨量2208.7毫米。全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88.8%。
年末中山市水库蓄水总量4758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1.8%。
全市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8.4%、15.2%。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670宗,比上年下降41.9%;死亡195人,下降15.2%;受伤969人,下降46.8%;直接经济损失112万元,下降37.6%。
注:
1.本公报中2023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速度按可比口径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4.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起点由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增速为可比口径。
5.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统计标准为: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
6.规模以上服务业范围是:(1)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2)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三个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四个行业小类;(3)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个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
7.2012年四季度,国家统计局实施了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2013年起按照新的调查口径对外发布城乡一体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分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由于新老调查方案在调查范围、调查对象、城乡划分标准、样本抽选、计算和汇总方式、指标口径等方面变化较大,改革后新口径数据和旧口径数据存在不可比的差异。
8.2015年起,“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更名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各项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中,“单位存款”更名为“非金融企业存款”、“储蓄存款”更名为“住户存款”。
9.先进制造业包括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产业,先进轻纺制造业,新材料制造业,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装备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
10.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六大高耗能行业包括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11.基础设施投资包括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
12.高技术服务业:按照国家统计局印发的《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2018)》,包括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业的高技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与转化服务、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其他高技术服务等9大类63个行业小类。
1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包括软件开发、集成电路设计、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运行维护服务、信息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字内容服务和其他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
14.货物贸易、吸收外资采用人民币计价。
15.从2019年开始,已实现合并的广播电台、电视台纳入“广播电视台”指标统计。
数据来源:
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人员、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路运输、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邮电通信数据来自邮政及通信部门(单位);货物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等数据来自市商务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市人民银行;证券、期货数据来自市金融工作局;保险业数据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山监管分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市医疗保障局;教育、体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和体育局;专利量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数据来自市科学技术局;文化文物机构、公共图书馆、广播、电视等数据来自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报纸、杂志、图书数据来自市委宣传部;档案馆数据来自市档案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局;用电量来自市供电局;气象数据来自市气象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水资源数据来自市水务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交通事故数据来自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其他数据来自中山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中山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2024年4月30日 2023年,中山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回升向好,民生保障持续增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一、综合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中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3850.65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4.13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965.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1790.59亿元,增长3.7%。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4:51.1:46.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6636元,增长5.7%。 | RAG-ES | 2024-10-23 |
图1 2018-2023年中山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图2 2023年中山市三次产业结构图表1 2023年中山分镇街主要指标 | RAG-ES | 2024-10-23 |
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45.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90.35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7.56%,比上年末提高0.54个百分点。全年出生率8.03‰,死亡率3.22‰,自然增长率4.81‰。表2 2023年年末常住人口及构成 全年新增就业人员49065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7234人。 | RAG-ES | 202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