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延安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积极应对雪灾、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以及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紧紧围绕当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扩大内需,促经济增长”的战略方针,认真落实支持延长石油集团、长庆油田建设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市总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一、综 合
经济总量显著增加,人均水平迅速提升。全市生产总值713.27亿元,增长15.7%,增幅高于上年同期1.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全国6.7个百分点,在全省十市中居第四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15亿元,增长7.1%,拉动总体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第二产业增加值575.61亿元,增长17.0%,拉动总体经济增长13.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5.6%。第三产业增加值85.51亿元,增长12.7%,拉动总体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4%。三次产业的结构为7.3:80.7:12。人均生产总值达33332元,折合4831美元,较上年净增4657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5.1%,人均生产总值在全省十市中位居第一位。
二、农 业
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2008年全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优农惠农政策,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力推进绿色产业富民这一总体发展思路,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0.86亿元,增长7.55%,实现增加值52.15亿元,增长7.1%。
粮食产量连续六年获得丰收。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39公顷,产量达70.86万吨。当年水果挂果面积180.73万亩,增长6.57%,水果产量172.50万吨,较上年增长9.0%,其中苹果164.28万吨,增长18.97%,占到全市水果总产的95.2%;新增大棚4739座,累计达到8.24万座;蔬菜产量61.16万吨,增长10.89%。
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羊子存栏33.55万只,增长13.08%,生猪存栏34.82万头,增长21.75%,牛存栏7.76万头,增长16.15%,禽蛋产量1.95万吨,增长13.09%,肉类总产量3.61万吨,增长23.19%。
林业生产快速增长。当年造林面积51.66万亩,增长59.23%,生产核桃4177吨,增长1.4倍,花椒1150吨,增长56.9%。
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财政支农资金明显增加。全年新修通村公路1323公里,新增通油路行政村321个;新修基本农田5万亩,新建沼气池2万口。全年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24.2亿元,比上年增加3.3亿元,增长13.6%。
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农村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全市农村参加低保人数14.26万人;参加养老保险人数6.49万人,较上年增加0.8万人;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由50元提高到90元,参合率达91.09%,较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
三、工 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085.34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1.31%,实现增加值556.3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7.4%。工业销售产值1064.41亿元,增长23.19%,产销率98.07%。工业生产的特点:一是石油工业依然是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但由于受国内外油品市场影响,长庆油田原油价格锐减,成品油滞销,致使全市规上工业生产增速持续走低。石油工业完成产值970.5亿元,增长17.96%,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6.5%,对全市规上工业的贡献率达77.5%。二是煤、烟、电等三大行业贡献作用显著。全年煤炭、卷烟、电力等行业完成产值114.87亿元,增长59.72%,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为22.5%,较上年同期提高9个百分点。三是主导产业产品产量除原油加工量外,均呈不同程度增长。生产原油1410.85万吨,增长5.81%,其中长庆油田526.49万吨,增长18.09%,延长油田股份公司884.36万吨,下降0.36%;加工原油922.67万吨,下降1.28%;生产原煤1416.88万吨,增长34.25%;发电量5.37亿千瓦时,增长1.2倍;卷烟32.62万箱,增长3.5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6.35亿元,增长28.8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20.36亿元,增长22.98%。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增势强劲,完成投资42.07亿元,增长76.99%;工业特别是石油工业增速持续走低,石油工业完成投资162.02亿元,下降2.52%;
房地产开发投资呈现恢复性增长。在国家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引导下,房地产市场加快了项目审批和施工进度,完成投资10.38亿元,增长98.84%。
重点项目强力推进。2008年全市共安排实施重点建设项目72个,全年累计完成投资232.6亿元,增长16.0%。年底建成云岩至延川二级公路、职业技术学院一期等一批重点项目;青兰高速公路、包西铁路复线建设进展顺利;南沟门水库、黄河引水、洛川苹果国际会展中心、延志吴高速公路等项目开工建设;机场迁建等重大项目取得突破进展,已经具备开工条件。
五、国内贸易、旅游、市场物价
消费市场呈现蓬勃生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97亿元,增长24.85%,增速比上年提高8.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零售额33.20亿元,增长26.34%,农村零售额41.77亿元,增长23.70%。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升级,加上今年以来市场物价尤其是食品类涨幅一路居高的情况,全年住宿和餐饮业增势强劲,实现零售额11.05亿元,增长32.60%,增速比上年提高9.2个百分点,远远高于批发和零售业及其他行业,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63.01亿元,增长23.81%,其他行业零售额0.91亿元,增长11.07%。
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46万人次,增长14.75%,其中海外旅游人数达3.28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0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3.03亿元,增长22.91%,其中外汇收入279.4万美元,增长27.21%。
物价涨幅得到有效控制。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9%。从分月看,2月份同比上涨9.0%,到12月涨幅回落至2.5%。分季度看,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分别上涨8.1%、7.5%、6.7%、5.9%,呈逐季回落态势,但涨幅依然偏高,高于上年同期0.5个百分点。从调查的八大类看,呈现出“六升两降”态势:食品类涨幅依然偏高,居八大类之首,上涨14.0%,其中12月仅上涨2.3%,比上年同期回落14.6个百分点,也是去年以来涨幅最低的一个月;居住类上涨7.5%,分别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35、0.95个百分点;烟酒及用品上涨2.8%;衣着类上涨2.1%;交通和通信上涨1.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3%;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下降1.0%。
2008年各类物价指数(以上年为100)
指标名称 | 指数 |
1、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105.9 |
非食品价格指数 | 101.9 |
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 101.9 |
消费品价格指数 | 106.9 |
(1)食品类 | 114.0 |
(2)烟酒及用品 | 102.8 |
(3)衣着 | 102.1 |
(4)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 | 100.6 |
(5)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 99.0 |
(6)交通和通信 | 101.2 |
(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99.7 |
(8)居住 | 107.5 |
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 106.4 |
其中:城市 | 107.3 |
农村 | 105.7 |
六、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增长。全市完成客运量197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13%,旅客周转量17.65亿人/公里,增长13.7%;货运量1758万吨,增长16.66%,货物周转量17.85亿吨/公里,增长19.11%。完成乡镇五级客运站建设17个;购置42辆节能环保的公交车投入营运;成功投放165辆出租车,有效地缓解了城市客运运力不足的矛盾,较好地解决了群众乘车难的问题。
通信业发展迅速。2008年全市邮电业务收入达3.66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44.38万户,其中住宅用户26.64万户,乡村电话用户15.44万户,电话普及率为20.7部/百人。国际互联网用户7.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88.75万户,增长26.2%。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98.73亿元,增长13.2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0.05亿元,增长10.12%,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增长16.79%,非税收入仅增长4.52%。地方财政支出130.52亿元,增长29.14%,其中用于改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支出明显加大,支出3.15亿元,增长1.6倍,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显著增加,医疗卫生支出增长50.8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7.0%,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25.28%,教育支出增长43.97%。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大幅增加。2008年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45.75亿元,比年初增加103.7亿元,增加额增长1.2倍,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3.11倍;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45.23亿元,比年初增加25.33亿元,增加额增长34.79%,其中中长期贷款增长1.1倍。
保险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市各类保险公司完成保费收入8.65亿元,增长15.6%,其中:财产险4.22亿元,增长5.1%,在财产险中机车险占到80%以上;人身险4.42亿元,增长28.9%,在人身险中人寿险占93.2%,意外险和健康险仅占6.8%。赔款及给付3.34亿元,增长12.8%,其中:财产险2.45亿元,增长45.2%,机车险占比例依然居各险种之首,占89.8%;人寿险0.93亿元,下降26.9%。
八、科技和教育
科学技术有了新突破。2008年末全市拥有县及县以上国有独立研究开发机构7个,全部分布在市本级,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64人。实施各类科技研究与发展计划148项,增长55.8%,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49项,市级94项;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164项,增长46.4%,授权量58项,增长1.1倍,其中发明5项。
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全市教育系统继续深化完善“四制”改革,农村学校布点调整工作取得新成绩,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全面覆盖,贫困学生的救助力度明显加大。全年财政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24.39亿元,净增7.45亿元,增长43.97%。全年撤并农村中小学224所,公办中小学由2000年的4803所整合为1445所。全市拥有大、中、小学1463所,其中大学1所,普通中学160所,普通小学1302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9.52万人;普通小学在校学生20.02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87%;特殊教育学校4所,在校学生259人;幼儿园269所,在园幼儿达4.74万人。资助贫困大学生4384名,与5849人受理并签订生源地助学贷款合同,累计发放贷款金额3172.29万元。
九、文化、广播、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5个,从业人员663人;文化馆(站)15个,从业人员255人;公共图书馆13个,从业人员173人,藏书55万册;剧场、电影院14个,从业人员204人。拥有卫星电视地面收转(单收)站15.6万座,增长3.6%;电视覆盖率98.40%,广播覆盖率96.91%。《延安日报》全年发行350期,共计3.4万份。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对促进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的舆论宣传和导向作用。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4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11个;床位7121张,其中医院、卫生院5053张;卫生技术人员8962人,其中医院、卫生院5555人。农村村级卫生服务网进一步完善,村卫生室达到1847个,拥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777人。
体育事业再创辉煌。积极组织筹备参加陕西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延安市第四届运动会、延安市田径公开赛等各项大型体育赛事。全年全市在参加省以上比赛中共获得金杯9樽,银杯5樽,铜杯2樽。金牌133枚;银牌105枚;铜牌69枚。全市共有体育场所13个,在校学生体育达标率为86.5%。大力发展全民体育运动事业。全市建立了70多个全民健身辅导站点,社会体育指导员640人;建成全民健身广场16个,为全市居民健身创造了良好条件。成功协办奥运火炬在延安段的传递工作,对促进全市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很好作用。
十、对外贸易
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全年共签订招商引资合同项目102个,其中履约项目91个,合同履约率达到89.21%,总投资111.98亿元;合同引进资金106.55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22%,其中引进外资2307万美元;上年度续建项目中,在建69个,建成26个。招商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47.16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88%。外贸进出口总值将达到2532万美元,较上年增长20%。
十一、人口和计划生育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2008年全市总人口214.49万人(常住人口),增长0.47%,人口自增率4.7‰,出生率10.46‰,死亡率5.76‰。
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年末全市共有计生单位431个,其中:计生行政机构193个,县区计生服务站13个,乡镇计生服务站179个,其它事业单位46个。共有干部职工2270人,其中:计生行政管理人员438人,县区计生服务站357人,乡镇服务站1310人,其他人员165人。按照国家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政策,市委、市政府及时出台了提高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户优待标准的各项优惠政策,并加大了奖励力度,年末全市已有14周岁以下农村独生子女33635户、农村双女绝育户266户。加强对城镇育龄妇女的“三查”,严厉打击“两非”人员,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
十二、环境保护
环境综合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全年财政用于环境保护支出3.16亿元,增长1.6倍。环境监测机构逐步健全,人员不断壮大。年末全市共有环境监测站6个,监测人员147个,环境监察大队15个,人员364个。节能减排得到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步伐加快,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加大。全年削减二氧化硫3613.86吨,削减化学需氧量5322.67吨。建成清洁文明井场28075 个,建成率达到90.4%。建成输油管线5495.7公里,年管输原油556.7万吨,管输率达到45.5%。绿化井场坡面和道路面积达10.47万亩,新建及硬化油区道路4427.79 公里。全年出动检查交通、商业、建筑施工噪声专项整治人员3089人次,现场检查928次,检查噪声源320个,查处噪声扰民行为64起。查处环境违法行为84起,查处率达到100%。空气优良天数达302天,比上年增加19天。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全年改造硬化巷道16条,实施了4条巷道的路灯照明工程;新建改造8条沟道排洪渠,建成公厕10座、垃圾台(站)16座。完成了计划外5处公交停车港湾建设和兰家坪桥栏杆改造工程。新增夜间保洁面积24.9万平方米、垃圾袋装化路段7.2万平方米,机械化清扫作业面积35.68万平方米,市区垃圾袋装化率达到了76%,机械化清扫率达到45%。全年共清运和处理生活垃圾11.08万吨,垃圾清运率达到98%以上,进场垃圾处理率10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1%。全年收集污水1162.36万吨,处理污水822万吨,污泥外运7300立方米,污水COD消减量达到3057吨,出厂水质达到国家相关标准,污水处理综合合格率达96%以上。全年完成供水1452.95万吨,水质综合合格率达99.92%,推广安装节水器具639套;销售天然气4167.8万方,新发展天然气居民用户3757户;新增供热面积10万平方米,总供热面积达278万平方米。全年栽植各类苗木28.7万株,新增绿地2.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3.99%、32.88%和8.13平方米。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32元,较上年净增2431元,增长24.8%;农民人均纯收入3551元,较上年净增706元,增长24.8%。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城镇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17.26万人,比上年增长0.88%;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12.72万人,增长8.7%;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达20万人,增长4.17%。年末全市拥有社会福利院28个,床位955张。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的城乡居民为21.22万人,其中城市7.02万人,农村14.2万人,分别增长8.0%和2.1%。
注:1、本资料数据为初步统计或月快报数据。
2、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为统计局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3、生产总值、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总量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积极应对雪灾、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以及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紧紧围绕当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扩大内需,促经济增长”的战略方针,认真落实支持延长石油集团、长庆油田建设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市总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一、综 合经济总量显著增加,人均水平迅速提升。全市生产总值713.27亿元,增长15.7%,增幅高于上年同期1.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全国6.7个百分点,在全省十市中居第四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15亿元,增长7.1%,拉动总体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第二产业增加值575.61亿元,增长17.0%,拉动总体经济增长13.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5.6%。第三产业增加值85.51亿元,增长12.7%,拉动总体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4%。三次产业的结构为7.3:80.7:12。人均生产总值达33332元,折合4831美元,较上年净增4657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5.1%,人均生产总值在全省十市中位居第一位。 | RAG-ES | 2024-09-10 |
二、农 业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2008年全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优农惠农政策,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力推进绿色产业富民这一总体发展思路,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0.86亿元,增长7.55%,实现增加值52.15亿元,增长7.1%。粮食产量连续六年获得丰收。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39公顷,产量达70.86万吨。当年水果挂果面积180.73万亩,增长6.57%,水果产量172.50万吨,较上年增长9.0%,其中苹果164.28万吨,增长18.97%,占到全市水果总产的95.2%;新增大棚4739座,累计达到8.24万座;蔬菜产量61.16万吨,增长10.89%。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羊子存栏33.55万只,增长13.08%,生猪存栏34.82万头,增长21.75%,牛存栏7.76万头,增长16.15%,禽蛋产量1.95万吨,增长13.09%,肉类总产量3.61万吨,增长23.19%。 | RAG-ES | 2024-09-10 |
林业生产快速增长。当年造林面积51.66万亩,增长59.23%,生产核桃4177吨,增长1.4倍,花椒1150吨,增长56.9%。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财政支农资金明显增加。全年新修通村公路1323公里,新增通油路行政村321个;新修基本农田5万亩,新建沼气池2万口。全年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24.2亿元,比上年增加3.3亿元,增长13.6%。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农村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全市农村参加低保人数14.26万人;参加养老保险人数6.49万人,较上年增加0.8万人;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由50元提高到90元,参合率达91.09%,较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三、工 业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085.34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1.31%,实现增加值556.3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7.4%。工业销售产值1064.41亿元,增长23.19%,产销率98.07%。工业生产的特点:一是石油工业依然是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但由于受国内外油品市场影响,长庆油田原油价格锐减,成品油滞销,致使全市规上工业生产增速持续走低。石油工业完成产值970.5亿元,增长17.96%,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6.5%,对全市规上工业的贡献率达77.5%。二是煤、烟、电等三大行业贡献作用显著。全年煤炭、卷烟、电力等行业完成产值114.87亿元,增长59.72%,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为22.5%,较上年同期提高9个百分点。三是主导产业产品产量除原油加工量外,均呈不同程度增长。生产原油1410.85万吨,增长5.81%,其中长庆油田526.49万吨,增长18.09%,延长油田股份公司884.36万吨,下降0.36%;加工原油922.67万吨,下降1.28%;生产原煤1416.88万吨,增长34.25%;发电量5.37亿千瓦时,增长1.2倍;卷烟32.62万箱,增长3.54%。 | RAG-ES | 2024-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