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赣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2023年赣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2023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全区经济总量持续扩大,新动能加速提升,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赣榆新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经济总量不断提升。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759.43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18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311.14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330.11亿元,增长6.2%。全年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15.6%、41.0%和43.5%。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6279元,比上年增长6.3%。
图1 2019-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速
发展动力稳健增长。截止年末共有“四上”企业1056家,首次突破千家,比上年增加204家,同比增长23.9%。全年新增“四上”企业259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家,有资质建筑业企业11家,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企业130家,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11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43家。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9541户,新注册私营企业4623户。
新动能加速提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3.5%,占规上工业比重为16.9%,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光伏新能源产业产值增长58.6%,占规上工业比重为5.9%,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4.0%,占全部投资比重为16.2%。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49.8%。
海洋经济开创新局。编制《连云港市赣榆区“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出台《赣榆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连云港市赣榆渔港经济区建设规划(2022-2030年)》《赣榆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3年期实施方案》。获批国家级渔港经济区试点,海头核心区开工建设。秦山岛海洋牧场多功能综合平台完成安装,全省唯一的“部省共建”苏鲁海产品产地市场加快推进。完成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修编。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3.57亿元,增长2.9%。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3.8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5%。其中,农业产值49.43亿元,与同期持平;林业产值2.05亿元,与同期持平;牧业产值13.8亿元,下降4.7%;渔业产值139.55亿元,增长4.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01亿元,增长14.5%。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9.56万亩,比上年增加0.18万亩;玉米播种面积11.85万亩,比上年增加0.15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4.8万亩,增加0.2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9.27万亩,增加0.32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达52.92万吨,增长0.5%。其中,夏粮总产为20.76万吨,增长0.3%;秋粮总产32.16万吨,增长0.7%。粮食亩产483.1公斤,比上年增加1.8公斤,增长0.4%。全年瓜果产量2.27万吨,下降28.4%。
全年造林面积193.03公顷。全年猪出栏29.41万头,比上年下降23.3%;家禽出栏483.35万只,增长19.9%;禽蛋产量2.08万吨,增长36.8%。全年水产品总产量46.33万吨,比上年增长4.5%,其中,淡水水产品7.97万吨、海水水产品38.36万吨,分别增长0.3%和5.5%。
新建高标准农田3.14万亩。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5家。创成国家级节水灌区2个。徐海鸡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高分通过中期评估。获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2个。加快建设“蓝色粮仓”,设施渔业集中区建成工厂化养殖车间1.1万平方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12.65亿元,比上年增长6.1%。实现工业应税销售收入845.75亿元,工业用电量21.47亿千瓦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上年下降6.8%。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4.8%;重工业下降8.9%。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34.4%;制造业下降6.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215.9%;股份制企业下降6.4%;外资企业增长0.5%。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产值下降7.5%,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为93.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大于10亿元行业9个,全年产值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为87.0%。其中,产值实现正增长的行业有6个,分别为: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0.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6.4%)、农副食品加工业(18.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44.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4.7%)、纺织服装、服饰业(2.4%)。6个行业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3.6个百分点,为全区工业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91.1%。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增长111.8%;制造业利润增长77.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增长87.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90.35元,比上年减少1.46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37%,增长0.67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71.7%,比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
全年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为248.16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3.5%。其中,煤炭消费量下降35.7%,原油消费量下降47.0%,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84.8%,电力消费量下降6.9%。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17.1%,比上年下降6.5个百分点。扣除原料用能后,规上工业万元产值能耗为0.31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0.5%。
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98.49亿元,增长7.1%。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59.1亿元,与上年持平;竣工产值115.7亿元,增长7.9%。全区拥有特一级资质企业8家,比上年增加1家,二级资质企业25家。全年签订建筑合同额233.48亿元,下降6.8%。省外完成产值36.58亿元,下降31.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12.3万平方米,下降10.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65.3万平方米,增长9.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2.60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分领域看,项目投资326.75亿元,增长20.0%;房地产开发投资35.86亿元,增长15.5%。分类型看,民间投资298.34亿元,同比增长8.3%,占全部投资比重为82.3%。
全年完成工业投资254.72亿元,增长9.7%。其中,完成制造投资225.16亿元,增长2.8%。全年56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工入库。总投资21.5亿元的江苏华电赣榆整区500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5.59亿元的年产新建徐福片区选青中小学项目建成投产,总投资13.99亿元的江苏丰海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液态烃洞库项目、投资8.99亿元的年产5000万套太阳能光伏边框及50万件新能源汽车配件项目开工建设。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5.86亿元,增长15.5%。其中住宅投资31.59亿元,增长10.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13亿元,增长118.8%。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61.27万平方米,增长5.1%。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0.03万平方米,增长161.4%,其中住宅待售面积6.52万平方米,增长88.2%。
五、贸易
全年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0.9亿元,比上年下降3.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7.15亿元,增长10.7%。实现批零住餐贸易额677.62亿元,比上年下降6.8%。其中,批发业销售额473.62亿元,下降12.2%;零售业销售额185.29亿元,增长7.9%;住宿业营业额1.58亿元,增长24.6%;餐饮业营业额17.13亿元,增长16.5%。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38亿元,增长6.7%。从商品种类来看,限额以上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4.2%,限额以上烟酒类增长33.2%,限额以上五金、电料类增长29.0%,限额以上家具类增长12.7%,限额以上饮料类增长12.0%,限额以上中西药品类下降2.4%,限额以上日用品类下降4.3%,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下降4.7%,限额以上汽车类下降6.5%,限额以上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16.6%,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65.7%。
全年实现电商交易额190亿元,增长11.8%,快递上行量1.4亿件,增长19.1%。电商物流产业园、海头镇电商产业集聚区获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1亿元,引入跨境物流企业5家、跨境电商经营主体13家。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3.56亿美元,下降14.0%。其中,出口6.97亿美元,增长0.3%。实际利用外资6798万美元。甬怡紧固件取得出口欧盟全国唯一最低税率,新海石化获得海关AEO高级认证,享受互认国家通关便利。
六、交通
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1784万吨,集装箱12.8万标箱。防波堤二期工程A段交工验收,15万吨级航道一期完成工可研究,多式联运物流中心一期工程主体完工,铁路专用线二期工可技术
方案、接轨方案获批,粮油码头围堰工程完工。
204国道城区段改造工程开展省级施工图审查,204国道赣榆段养护大中修工程完成50%。402省道赣榆南环段、245省道黑林至班庄段建成通车。青柘线建成通车。建设农村公路65公里,改造危桥4座。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51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税收收入24.42亿元,增长9.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66.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1.68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教育支出28.8亿元,增长2.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04亿元,增长7.3%。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8.57亿元。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93.1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0%,比年初增加45.08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552.19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155.20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881.5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8%,比年初增加13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288.34亿元,长期贷款544.76亿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新增授权专利760件,比上年减少26.1%,其中发明专利243件,比上年增长57.8%。年末全区有效发明专利量774件,增长44.7%。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7.76件,增长45.5%。全年技 术合同成交金额13.7亿元。
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86家,全年净增10家。共有科技
型中小企业336家,全年净增57家。新引建重大产业创新平台1家。新增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
依托省市人才项目引进高层次人才40人,1人入围省“双创人才计划”,6人入选省“科技副总”,3人入选市“花果山英才计划”。开展各类校企对接活动49场次,新增产学研合作成果100项。江苏徐淮地区连云港农业科学研究所正式落户赣榆,水科院东海所赣榆基地陆续突破绿鳍马面鲀、美洲黑石斑、海马等苗种繁育技术。
年末全区共有学校131所,其中普通高中9所,初中27所,普通小学90所。选青中小学建成投用。实施校安工程2.4万平方米。全年普通高中招生1.12万人,在校生3.14万人,毕业生8904人。初中招生1.72万人,在校生5.37万人,毕业生1.78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4万人,在校生9.37万人,毕业生1.7万人。特殊教育招生9人,在校生269人,毕业生26人。全区共有幼儿园124所,在园幼儿2.9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7.3%。高考本科上线人数4829人,实现全市“二十五连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所学校获评省“双减”工作示范校,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100%。
九、文化体育、旅游和卫生
年末全区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全年服务人次达700万。全区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全区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26.91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创成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2个。沃田蓝莓研学基地入选省级工业旅游区,二道街创成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秦山岛景区获批省级美丽海湾,秦山岛至连岛海上旅游公交试运行。白鹭公园开园运营。
年末全区共有体育场地751个,体育场地面积440.46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4.41平方米。年内完成1项体育设施建设任务,新建、改扩建体育公园2个,新增健身步道79.57公里,新增、更新健身路径36条、球场1片。体育赛事蒸蒸日上。举办U15全国男子篮球赛、秦山岛马拉松赛、铁人三项公开赛、大运河自行车系列赛等体育赛事11场。在全国U12-14射箭锦标赛中获得2金1银的成绩。
年末全区共有卫生医疗机构664个。其中医院13个,在医院中综合医院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48个,其中镇卫生院22个,村卫生室49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680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245人,注册护士2259人。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6527张,其中医院3660张。全年共诊疗人次552万人次。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全年全区建设用地面积44.3平方公里,比上年增长1.6%。其中,基础设施用地15.08平方公里,增长2.5%;工业仓储用地5.28平方公里,增长0.8%。
全年新改建道路9条,其中怀仁路、玉带路、青龙路等6条道路建成通车。完成青口河以南片区雨污分流12.29平方公里。完成棚户区改造266套,分配经济适用住房、公租住房分别45户、91户。实施改造老旧小区17个,惠及764户,农房改善改造3709户。老旧小区加装电梯3部。建设城区道路12公里、农村公路65公里。完成金海路127栋楼体亮化工程施工,安装路灯326套。建成城市绿道11.74公里。
开展市容环境联合整治,拆除违建10.46万平方米。城区垃圾日产日清,全年共收运生活垃圾25.99万吨,餐厨垃圾0.96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推进垃圾分类终端建设,建成垃圾分类收集亭60个。城区新改建公厕10座,农村户厕改造1.46万户。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1个。创成4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6个市级特色田园乡村。
全区PM2.5年均浓度35.3微克/立方米,上升7.6%;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73.7%,下降7.1个百分点。10个国省考断面优Ⅲ类比例80%,无劣Ⅴ类断面。青口河、兴庄河河道清淤37公里、堤防加固13.8公里。整治完成入海排污口209个,完成率97.2%。10家重点企业实现友好减排,3家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煤改气。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1.4万亩,关闭塑料颗粒加工厂等“散乱污”企业74家。绿化造林2895.45亩,疏浚农村生态河道18条,创建“幸福河湖”28条。海头镇小口村建成全省首个“怀仁至善”碳汇司法修复基地。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常住总人口99.3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48万人。0—15岁人口20.83万人,16—64岁人口60.66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17.83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6.13‰,人口死亡率8.37‰,人口自然增长率-2.24‰。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8.39%,比上年末提高0.28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670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67元,同比增长6.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69元,同比增长7.8%。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2180元,增长10.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287元,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683元,增长12.1%。
年末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9.46万人,比上年增长3.2%;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1.76万人,比上年下降1.1%。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1万人,比上年增加0.7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6.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41万人,增长8.1%;参加工伤保险人数9.28万人,增长9.8%。参加生育保险人数5.99万人。年末全区共有370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1.54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共发放困难群众救助金1.7亿元。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14个。提供住宿的养老机构床位1697张。
注:1. 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最终统计数据以《赣榆统计年鉴》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 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绝对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
3. 部分指标数据因统计口径和制度原因,较上年不具可比性。“四上”企业包含: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和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按现行统计划分标准: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有资质的建筑业是指有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法人单位;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规模以上服务业包括:①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②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三个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四个行业小类。3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个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
4. 本公报中部门统计数据分别来自于区财政局、区税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区科技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教育局、区卫健委、区文体广旅局、区交通局、区住建局、区生态环境局、区公安局、区人社局、区医保局和区民政局等相关部门。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2023年赣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2023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全区经济总量持续扩大,新动能加速提升,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赣榆新实践迈出坚实步伐。一、综合经济总量不断提升。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759.43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18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311.14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330.11亿元,增长6.2%。全年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15.6%、41.0%和43.5%。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6279元,比上年增长6.3%。 | RAG-ES | 2024-10-23 |
图1 2019-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速 发展动力稳健增长。截止年末共有“四上”企业1056家,首次突破千家,比上年增加204家,同比增长23.9%。全年新增“四上”企业259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家,有资质建筑业企业11家,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企业130家,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11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43家。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9541户,新注册私营企业4623户。新动能加速提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3.5%,占规上工业比重为16.9%,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光伏新能源产业产值增长58.6%,占规上工业比重为5.9%,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4.0%,占全部投资比重为16.2%。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49.8%。海洋经济开创新局。编制《连云港市赣榆区“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出台《赣榆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连云港市赣榆渔港经济区建设规划(2022-2030年)》《赣榆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3年期实施方案》。获批国家级渔港经济区试点,海头核心区开工建设。秦山岛海洋牧场多功能综合平台完成安装,全省唯一的“部省共建”苏鲁海产品产地市场加快推进。完成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修编。 | RAG-ES | 2024-10-23 |
二、农林牧渔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3.57亿元,增长2.9%。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3.8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5%。其中,农业产值49.43亿元,与同期持平;林业产值2.05亿元,与同期持平;牧业产值13.8亿元,下降4.7%;渔业产值139.55亿元,增长4.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01亿元,增长14.5%。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9.56万亩,比上年增加0.18万亩;玉米播种面积11.85万亩,比上年增加0.15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4.8万亩,增加0.2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9.27万亩,增加0.32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达52.92万吨,增长0.5%。其中,夏粮总产为20.76万吨,增长0.3%;秋粮总产32.16万吨,增长0.7%。粮食亩产483.1公斤,比上年增加1.8公斤,增长0.4%。全年瓜果产量2.27万吨,下降28.4%。全年造林面积193.03公顷。全年猪出栏29.41万头,比上年下降23.3%;家禽出栏483.35万只,增长19.9%;禽蛋产量2.08万吨,增长36.8%。全年水产品总产量46.33万吨,比上年增长4.5%,其中,淡水水产品7.97万吨、海水水产品38.36万吨,分别增长0.3%和5.5%。 | RAG-ES | 202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