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砚秋 Yanqiu Cheng
"程砚秋(1904年1月1日-1958年3月9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清光绪二十九年农历十一月十四日酉时生于北京,满洲正黄旗人,瓜尔佳氏,与荣禄同族。最早官名是承麟,砚秋恩师罗惇曧先生把“承”改为汉姓“程”。程砚秋最初艺名是菊侬,1918年改为艳秋,字玉霜,后改御霜,取意于“艳于秋者厥为菊”,后改艺名为程砚秋,取意“砚田勤耕秋为收”。“四大名旦”之一,青衣程派创始人。 程砚秋幼年家贫,6岁经人介绍卖身入荣蝶仙门下学京剧,登台后不久声誉鹊起,被罗瘿公赏识。程听从罗瘿公的安排,分别拜师梅兰芳及梅兰芳的老师王瑶卿学习京剧(罗瘿公和王瑶卿是好朋友)。程嗓音条件并不好,但是在王瑶卿的指点下,发展成了婉转深沉的程派唱腔。1922年18岁首次到上海演出,引起轰动。 1920年梅兰芳的原配夫人王明华,即是砚秋的师娘,向程砚秋介绍果湘琳(京剧艺人)之长女与之订婚。那年程砚秋才16岁,还很年轻不想早成家,提婚的事就搁置了下来。1921年2月罗瘿公与梅家再次撮合,这次提亲的对象不是原来果家的长女,而是次女果秀英,那时提亲是不让相亲的,砚秋被带到一家列有果家全家福照片的照相馆,程砚秋看了照片觉得很好。1923年4月9日梅兰芳、王明华夫妇为媒,举行结婚聘礼仪式。1923年4月26日,程、果二人举行结婚典礼,罗瘿公并为秀英更名作果素瑛。 1932年1月与焦菊隐赴法国考察戏剧。程砚秋是一位爱国艺术家,他曾演爱国戏剧《亡蜀鉴》(川剧也有该剧,名为《江油关》)。抗日战争期间,他在北京通过义演为抗日捐款,并且拒绝为日本人唱戏,但最终由于被迫害,无法继续演出,所以程砚秋回乡务农直到战争结束。 1953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1954年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3月9日20时20分,程砚秋因患心肌梗塞于北京逝世。 程砚秋所演的戏,大多数都反映了普通百姓或旧社会妇女的苦难,多为悲剧,如《荒山泪》《春闺梦》《文姬归汉》等,只有《锁麟囊》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这也是当今程派戏迷票友相当喜欢的一出戏。程砚秋晚年最后一部戏是《英台抗婚》。中年后兼致力于戏曲理论研究,对舞台艺术和剧种源流等有所论述,编为《程砚秋文集》。 程砚秋所演的剧目有《梨花记》、《花舫缘》、《红拂传》、《玉镜台》、《风流棒》、《鸳鸯冢》、《赚文娟》、《玉狮坠》、《青霜剑》、《亡蜀鉴》、《金锁记》、《碧玉簪》、《聂隐娘》、《梅妃》、《沈云英》、《文姬归汉》、《斟情记》、《朱痕记》、《荒山泪》、《春闺梦》、《费宫人》、《锁麟囊》、《女儿心》、《马昭仪》等。其中《荒山泪》被拍成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