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东
刘震东在东北军界供职期间,历任文书、排、连、营、团、旅、师长、第三四方面联合军后方警备司令。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刘在辽北、吉林、赤峰、开鲁一带组织抗日队伍,自任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五军团总指挥。
关东从军
刘震东在少年时代曾读过几年私塾,学习成绩优异,得到老师的赞赏。后因生活所迫辍学,随父做木工,1917年2月入县立师范传习所,1918年3月毕业,在沂水县衙做事。为穷人写状子告权贵,被迫闯关东。时值二十五岁他背井离乡只身逃荒去东北。开始在辽宁省的大连、沈阳一带,以卖字和为人代写快信糊口。后经人介绍入奉军为上士文书。由于他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办事机谨,被选送军校,与张学良同年入东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升任排、连、营、团长等职。
军旅历程
一九二五年十一月间,奉军第三军军长郭松龄,不满张作霖、杨宇霆的专横统治和同日本勾结,秘密与冯玉祥结合,组织了东北国民军司令部,刘震东为郭松龄第五旅旅长(少将)。郭松龄倒戈失败后,由于张学良的说项,刘保住官阶,1926年南口之役,刘震东指挥作战勇猛,战功颇著。时任东北陆军步兵第34旅少将旅长。
同年12月,又率部突破西北军韩复榘、石友三等部设防的平地泉、丰镇一线,相继占领包头、五原。
1927年4月因功升任东北陆军步兵第15师中将师长。
10至12月,晋奉矛盾加剧,在河南展开混战。 刘被任命为第三四方面联合军后方警备总司令。
一九二八年七月,刘震东入北平陆军大学,为第八期学员,任班长。因他学习有方,常识罗广,学员中曾有这样的赞语:医卜星相高仁绂,上下威信刘震东。在此期间,他结识了李宗仁、卫立煌等人。一九三O年于陆大毕业,回东北军供职,任东北陆军军事训练委员会中将主任参事。
抗日先驱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当局寄希望国联调解,采取不抵抗政策,奉军
撤入关内。但也有一部分官兵,出于民族义愤,自动留在东北坚持抗日,刘震东就在其中。开始,他任东北民众救国会(阎保航组建的爱国抗日群众团体)第四军团总指挥,一九三二年成立抗日义勇军第五军团,任总指挥;转战于辽北、热河、察哈尔一带,在开鲁、喜峰口等地与日军顽强作战,他的战迹和照片曾分别刊登在当时的《时事报》、《东方杂志》、美国《时代周刊》和《病态半月刊》等报刊上。在开鲁战役中他头部负伤,但仍带伤坚持军务指挥战役。
一九三三年五月,以冯玉祥、吉鸿昌为首;在察哈尔组织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刘震东同邓文、李忠义等人当即给冯玉祥发出了贺电,率部参加了抗日同盟军,并立刻听命投入收复失地战斗。同盟军被蒋介石强行解散后,刘震东任军委会北平分会训练委员会办公厅中将主任。
一九三五年冬,刘震东随张学良去西安供职,任西北总司令部中将参议兼“督剿”专员。西安事变后,任军委会委员长西安行营参议兼总务处少将代处长。在这期间,他结识了一些进步人士,如潘汉年、车向忱等人。
西安事变时,刘震东是调解人,他奔走和平成了当时报纸的大标题。事变后,张学良被扣,他情绪消沉,常在家中写字、作画、学俄语。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刘震东心系国家安危、坐卧不安,致电何应钦请战,何不作答,遂挂冠经直到南京当局请缨抗日,在刘的多次坚决请求下,终被派到第五战区(驻徐州)李宗仁将军麾下听调,任命他为第五战区高参兼第二路抗日游击纵队司令,只拨给少量的手雷、饭盒,人员自己募集。为了抗日,刘毅然地担当起了这一重任,立即在徐州张榜招募兵员,并迅速派人到沂南老家招兵和筹集军饷。为此,他还给许多亲友写信求助,其中一封家信中写到:“没有国,就没有家,国难当头,先国后家。”为了抗日要“毁家纾国难”。同时致函给其三弟震亚(当时在西安),令他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请求派政工干部到第二路游击队工作。他写信给董必武要求派政工干部的信,在“文革”之前还展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故址中。经过两个来月的积极筹划,这支游击队发展到四百余人。
在第五战区第二路游击纵队的成员中,有来自前五十一军少校参谋王再天(中共地下党员)有来自平、津的学生(内有中共地下党员和民先队员),杨士法、萧方��、李向群、刘及武等人,有来自各界的进步人士徐眉生、彭畏三、耿光波、路雨亭等人,有来自胶东、鲁北、鲁南和苏北等地的群众武装。以上几部分人员是游击队的基本力量。但他们的武器弹药严重不足,多数缺乏实战经验。另外,还有国民党军队的散兵以及当地的青红帮。大家为了抗日这一大目标,保卫自己的家乡,汇集到一起来了。刘为指挥这样一支真正的抗日队伍而感到自豪和兴奋。“游击队刘司令”的名字从此也就“威名远震”了。
一九三八年初,该游击队从徐州等地汇集到江苏的新安镇(今新沂)经过短期整训以后就向山东进发。刘震东偕同政治部副主任徐眉生和有关人员,先期到达鲁东南的莒县。对当地的土顽进行了清理和收编,为后续部队扫平了道路,对部队给养和人员扩充又作了一番工作,同时对当地政府进行了争取工作,莒县县长许树声及他所领导的县大队,从开始不排斥、刁难刘震东,到后来也未公开干预,游击队司令部就驻扎在县政府的西邻。
当时抗日游击队曾派青年师生徐子干、李福生等二十余人分赴下乡宣传抗日,后来这些人多数成为抗日骨干。
游击队要打仗,还要做许多细致的工作,在第五战区内军统组织对这支游击队并不放心,遂派人到该队进行监视和控制活动,由于刘震东等人与其巧妙的周旋,他们的算计未能如愿。
刘震东在西安任职时常与进步人士和共产党人接触,对共产党倡导的游击战术非常赞许,曾号召所部学习游击队战术。后来由于突然变化的情况,他打游击的愿望未能付诸实践。
壮烈殉国
一九三八年二月十七日,日寇坂垣第五师团一部配合汉奸武装共五六千余人南犯莒县、沂水等地。刘震东奉命率部前往莒县阻敌、扰敌。二月二十一日行悉,日寇精锐主力板垣师团田野支队在飞机、大炮、装甲车等重型火器的支援下,企图当晚强占莒县城,莒县县长许树声闻讯,已将县大队撤出城外,弃城南逃,方圆五六公里,人口二三十万偌大的莒县县城几乎已成一座空城,而奉令守土有责的四十军还未能及时赶到,在这紧急关头,第五战区命令刘震东部担任短时间的守城任务,刘不畏强敌,欣然受命。二月二十一日傍晚,后继部队在参谋长王再天带领下,开进莒县县城。刘震东将军毅然率部四百余众坚守莒县,刘亲往各处察看地形和布防,进行战地动员,指出:莒县 战役在徐州会战中的重要意义,关系到台儿庄决战的成败。提出了“誓与莒城共存亡”的口号。当时城墙上岗位,约百公尺一人,而又无人再及时更换,被刘将军戏称:“是乃空城一计也”。天寒、腹肌、迎风孤立,政治委员萧方洲担心没有办法去安慰战士,但是,战士们的精神出人意外的兴奋,原来他们曾经目睹日寇杀人放火,耳听过同胞悲惨痛苦的呼叫,手中有武器,早就盼望奋勇杀敌!午夜,四十军两个团的兵力在旅长朱家麟带领下赶到莒城,二二九团进城防守,二三O团在城西外钳制。许树声的县大队也被截回,同时沈鸿烈率领海军陆战队一部集结莒县。为协调全部兵力,刘震东将军被推任为前敌总指挥,朱家麟旅长为副总指挥。此时,又重新部署了兵力,严阵以待,迎击来犯之敌。
一九三八年二月二十二日凌晨,日军板垣师团以重兵围困莒县县城。刘震东将军亲上前线指挥作战,用抗战必胜、为国杀敌,捐躯光荣的道理,鼓舞将士,勉励他们奋勇杀敌,报效祖国。他指导部队避开敌人进攻前猛烈炮火的袭击,狠狠打击冲锋的日寇。他嘱咐战士:“要注意!要沉着!不到一枪打一个的时候,决不发枪。”我抗日官兵见到将军这样英勇善战,个个勇气倍增,决心奋勇杀敌,誓与侵略者血战到底,誓死坚守阵地。抗日将士冒着日寇重炮雨点似的狂轰和飞机猛烈的滥炸,坚守不退;日伪军在炮火和机枪掩护下蜂拥攻城。刘将军指挥若定,率部奋勇抵抗,专打近敌,使敌军伤亡甚多,日寇多次进攻均被击溃,阵地前躺满了敌人的尸体。刘将军见敌败退,一面请上级增派援兵,一面组织两个营的敢死队,冲出南门,分东、西两路迂回到敌后,包抄敌南城外高地火炮阵地及溃逃的日军,发起突然攻击,予敌以重大杀伤。板垣见状恼羞成怒,指挥日军再次以更疯狂猛烈炮火轰炸莒县北城,用重炮集中轰炸城墙,不久,北城一段被敌炮火轰毁,敌一部登上北城墙,架机枪向守军猛烈扫射。城西北角被敌人攻破,刘闻讯,跑步到现场指挥,率军与日寇作近距离搏斗,奋勇厮杀,反复争斗,战况之惨烈,惊心动魄,日寇又被我英勇的抗日将士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窜,我军终将失守的阵地夺回。日军大批增援部队陆续赶到,与刘将军的部队发生激战。我军援兵因桥梁被破坏,无法赶到。刘将军身陷危局,但他仍率部队��死抵抗,宁死不屈,奋勇杀敌。刘将军在城墙上临阵指挥,鼓舞士气,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日寇炮弹打在将军身边爆炸,不幸头部、腹部中弹,壮烈殉国。时年四十五岁。守城部队在刘震东将军大无畏精神鼓舞下,更加奋勇杀敌,激战两日,终因力量过于悬殊,战员损失过半,弹药耗尽,在旅长和参谋长带领下主动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