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月儿 Cheung Yuet-Yee

联合创作 · 2023-10-22 19:35

张月儿(1907~1981年),女,番禺钟村镇谢村人。原名张帼雄,初出道时艺名月影,后改为张月儿。早年家贫,父以教书为生,6岁能念唐诗,书法亦不俗。父亲死后,12岁的张月儿随母往香港从乐师徐佳福学粤曲。   徐佳福见月儿知书识礼,人又聪明。而师父福擅长大喉,却发现月儿音量相当雄厚,高低音域广阔,可唱三个八度,说她是个天才,便用心教她唱男女对答的粤曲。这却使张月儿日后成为平喉、子喉俱佳的歌星。   習曲一年後,張月兒十三歲第一次登台,初試歌喉,各大唱片公司便爭相聘請去灌唱片。當時香港歌林唱片公司匯集名家灌了《歌姬同樂宴瓊林》一曲,就稱張月兒為歌界明星,熊飛影為大喉領袖,郭湘文為平 喉領袖,劉碧雲為子喉後學。 上世紀二十年代,張月兒的唱片《蝶迷》、《花月留痕》、《遊子悲秋》、《愛花情果》、《鶯鶯酬柬》、《口花花》、《拜金花》、《難兄難弟》、《字花廠尋妻》等, 已風行於省港澳,「歌界明星」美譽張月兒是受之無愧的。三十年代,影星阮玲玉自殺,張月兒既哀悼這一代紅星,更憤恨那吃人的社會,特邀撰曲家為她寫一首《一代藝人》。此曲問世後,竟成為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名曲。 張月兒能唱多種聲調,大喉、平喉、子喉、子母喉、老生喉都能運用自如,在一首曲中,經常一人唱多角,身份各殊,形神俱肖,故群眾又稱她為「鬼馬歌王」。另一說法是張月兒擅於「問字求腔」,每每於行腔中突作一小停頓,往往使伴奏樂師難於應付,所以說她唱法「鬼馬」。 自三十年代薛覺先開始,紅伶着重「問字求腔」,亦喜在唱到婉轉的地方,突然停頓一拍或半拍,然後再繼續唱下去,正是受張月兒的影響。張月兒經歷了早、中、末歌壇變遷,桃李眾多,於1981年離世,影響梨園六十年有餘。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