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洛德·夏布洛尔 Claude Chabrol
2010年9月12日,法国新浪潮著名导演克劳德·夏布洛尔在巴黎去世,享年80岁。 克劳德·夏布洛尔出生于1930年,上世纪50年代,他与埃里克·侯麦、弗朗索瓦·特吕弗、让-吕克·戈达尔以及雅克·里维特等人同在巴赞主编的《电影手册》杂志担任编辑,鼓吹“作者论”、“重新发现”希区柯克等好莱坞商业电影导演的艺术魅力,并很快以此作为共同的电影理论及创作观,陆续由影评人晋升为电影导演,以群体的力量,在法国掀起了世界电影史上影响力空前绝后的“新浪潮”运动,对世界电影产生了巨大影响。 所有新浪潮导演中,夏布洛尔是最不畏主流的一个,他多产的作品中水准起伏不定,常被讥为过度商业化,然而他却维持一贯的作者风格,电影乍看是记录般地记述都会生活,在希区柯克式的悬疑和惊悚剧中,观察他最熟悉的法国中产阶级,然后抽丝剥茧地将中产阶级表面平静的外壳戳破,一步步进入黑暗的渊薮,显露内里隐藏的疯狂暴力、变态和罪恶。 夏布洛尔的作品大胆,尤其擅长悬念片,风格冷峻,如同上帝冷眼旁观人类的瑕疵。主题围绕着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和原始情欲的冲突,使得他的作品游移于艺术片和商业片之间。初出道时曾在20世纪福克斯的法国分公司工作,后为《电影手册》撰写影评,曾与侯麦一起创作了一部关于希区柯克的著作,影响深远。 他用其第一个妻子继承来的钱于1957年第一次导演的《漂亮的赛尔日》就获得了两项最佳导演奖;第二部《表兄弟》获得了柏林影展金熊奖,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其他代表作品有《屠夫》、《春光破碎》、《无辜的凶手》等。此外,他还与法国女星伊莎贝尔·于佩尔有过多次合作,包括《维奥莱特·诺齐埃尔》、《女人韵事》、《包法利夫人》、《冷酷祭典》、《亡情巧克力》、《权力的迷醉》等等,两人的合作是影史上的一段佳话。 夏布洛尔和阿伦·雷乃一样,进入八九十年代以后,创作力依然旺盛,始终在推出新作。近年来,陆续推出了《双面娇娃》(2007)和《贝拉米》(2009)等片,去年柏林电影节还颁发给他摄像机大奖,向这位导演的职业生涯致敬。 各方反应: 法国总理弗朗索瓦·菲永:“克劳德·夏布洛尔的去世,使法国电影界又失去了一位艺术大师。他通过对真实生活的体验以及微妙的洞察力,让法国电影有了彻底的新变革。” 戛纳电影节总监福茂:“克劳德·夏布洛尔是国家的珍贵遗产,不但他的电影是这样,他的人格也是如此。相对于其他导演来讲,夏布洛尔更具有古典派风格,是一位更具实验性的新浪潮电影人。无畏、自由及博学都渗透在他的经典作品中,这在法国电影中绝无仅有。” 法国电影资料馆馆长赛尔日·图比亚纳:“他是50年代末世界新浪潮一代人里,作品最多的法国电影人。我非常喜爱他的电影,他的作品有几乎无法置信的连贯性,非常有力。” 最近刚刚与他合作的杰拉尔·德帕迪约说:“他本身就是生活的乐趣,我无法想像他已经离开我们了……他从来没有提起过死亡。” 法国著名导演克劳德·勒鲁什:“我从影50年,而这50年是我和夏布洛尔并肩走过的,我的电影面世时一定也有他的新片上映,我们既是朋友也是对手。” 《电影手册》原总编让-米歇尔·付东:“夏布洛尔辞世,享年80岁”——一看到这个,我就想“这是真的吗?”——提到他,我就忍不住要怀疑一下,他是那种会拿自己的去世开玩笑的人。他很成功地为自己建立了开心果的名声,他很会开玩笑,但不是年青人的嘻嘻哈哈,而是关于他的工作、艺术和生存,尽管这三个词他从不提及,但是他很希望我们理解…… 夏布洛尔小传 1930年6月生于巴黎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却毕生不喜欢巴黎,且拿中产阶级虚伪的价值观说事。儿时最爱的电影是1938年的《侠盗罗宾汉》,坦诚是弗里兹·朗的《博士的遗嘱》让自己萌生了当导演的念头。十四岁之前在乡下办电影俱乐部,直到去巴黎大学深造。在巴黎参加电影俱乐部时,认识特吕弗等人,1953年进入《电影手册》,以真名或者笔名Jean-Yves Goute,发表影评。在此之前任职20世纪福克斯的巴黎分公司,与侯麦在发现希区柯克这点上,有同样眼光,两人撰写了《希区柯克研究》,为最早的希区柯克专著,对希氏作品的宗教主题做出极有价值的分析。“手册派五虎将”中,只有他在类型片的创作上,对希区柯克的悬疑与主题保持坚定不移的捍卫。 1952年与Agnes Goute结婚,后者继承了一大笔遗产,使得他有机会拍出新浪潮最早的电影,《漂亮的塞尔日》。这段婚姻持续到1964年,他们的儿子马修,作为一名作曲家,负责父亲的大部分电影配乐。他在1981年第三次结婚,妻子曾出演过瓦尔达的《克莱欧的五到七》,从《女鹿》开始,一直作为丈夫的场记员。两人婚姻美满,夏布洛尔从不掩饰对妻子的疼爱,当然,妻子不俗的厨艺也让他大饱口福。 他是“手册派五虎将”中,最高产的作者,50年的电影生涯拍有六十多部作品,当然,他也是五人当中最早谈商业性的导演,这使得戈达尔经常性地对他冷嘲热讽。 获奖无数,最好的成绩是1959年的《表兄弟》,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2000年,担任威尼斯电影节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