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夐

联合创作 · 2023-10-25 09:21

韦夐(502~578年),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人(《周书》本传未标明籍贯,《隋书》韦世康传称:父夐,隐居不仕,魏、周二代,十征不出,号为‘逍遥公’。《北史》称:孝宽兄夐。因韦孝宽和韦世康为京兆杜陵人,据此确定韦夐籍贯为京兆杜陵。)

韦夐少年好学,不慕荣利。20岁时,北魏朝廷曾召拜他为雍州府从事。他认为此职并非自己爱好,便假称有病,弃职离任。从此,隐居林泉,专心读书深造,时人称为隐士。后北魏曾10次征召,他皆不肯出仕。

宇文泰经营关中,闻韦夐清高、博学,曾派人去请他出山,被他谢绝。周明帝在位,对韦夐亦很尊重,曾写诗一首相赠,诗中邀请他参政。他回诗答谢,表示愿意谒见皇帝。于是,明帝命内府每日给韦夐送去河东酒一斗,赐其“逍遥公”雅号,以示尊重人才。南朝陈曾派其尚书周弘正出使长安。弘正慕韦夐的名声,请求允许拜访韦。晤谈后相见恨晚,弘正意欲邀请其南下,但他不肯应约。这说明韦夐当时在大江南北是很有声望的。

周武帝宇文邕上台时,为推进改革,广泛笼络各方人才。所以,常常邀请韦夐到皇宫中夜宴,与他论道。武帝欲取缔佛、道二教,事先诏韦夐论述佛、道、儒三教的优劣。他撰写《三教序》一篇呈送武帝。他认为“三教虽然宗旨不同,途径各异,观点不一,但目的相同,就是引导人们向善,没有优劣之分。武帝看后,选取儒学。武帝认为佛、道二教的泛滥,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形成了阻碍,因此下令禁止佛道二教。

当时,宇文赟为皇太子,闻韦夐之名,致书邀请他到东宫,当面请教立身处世之道。韦夐说:“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欲不可纵,志不可满。”【注:见《周书》546页。】劝太子要以节俭为荣,奢侈为耻,不要贪图其他欲望,专心求索治天下之策。

韦夐一生喜爱研究文史,留心收集文史著作。他手抄的文史书稿约数十万言,自己所写的文稿亦很多,到晚年自毁不存。他在临死之前,嘱咐儿子说,在他死后,不必另作新衣,只用旧衣殓葬,一切礼仪从简,不要收亲友的礼物。在祭祀时,也只摆素食蔬菜,不必杀牛宰羊等。

武帝宣政元年,韦夐卒于家,终年77岁。武帝派使者前去致祭,并赠给礼物。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