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海 Guanghai Yang

联合创作 · 2023-10-23 10:12

杨光海(1932—2019)男,白族,云南大理湾桥乡人。中国民族志电影的先行者,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的重要作者,影视人类学拓荒者。1947年初从大理到昆明,在子雄摄影室学习摄影。1950年考入西南军区军政大学。1952年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任纪录片摄影。参加拍摄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修筑康藏公路《战胜怒江天险》、《通向拉萨的幸福道路》等纪录片。1957年至1966年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民族研究所与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等单位合作,杨光海参与拍摄了15部新中国第一批关于少数民族的纪录电影,成为后人研究这些民族的珍贵资料。这批影片被认为是中国人类学电影奠基之作。1960年杨光海调入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任编导摄影。1977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任电影组组长、编导、摄影师。2019年11月27日在北京密云区医院病逝,享年88岁。 杨光海参加编导摄影的人类学影片和录像总计约30多部。有《佤族》、《苦聪人》、《独龙族》、《鄂伦春族》、《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丽江纳西族的文化艺术》、《赫哲族的渔猎生活》,以及《苗族》、《清水江流域苗族的婚姻》、《苗族的工艺美术》、《苗族的节庆》等系列片;《海南黎族民俗考察》、《海南苗族》、《海南回族》等系列片;《大理白族的名胜古迹》、《大理白族的建筑艺术》、《大理白族的本主崇拜》、《大理白族的丧葬》、《大理白族的工艺美术》、《大理白族的节庆活动三月街》等系列片;《畲族祭祖学师》、《畲族的婚姻习俗》、《畲族妇女服饰》、《畲族霞坪村祖图》等系列片;《哈萨克族的游牧经济》、《哈萨克族地区的自然风光与名胜古迹》、《哈萨克族的婚姻》、《哈萨克族的物质文化》、《哈萨克族的宗教信仰》、《哈萨克族的丧葬习俗》、《哈萨克的节庆与娱乐活动》等系列片。 杨光海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拍摄的人类学影片全部被德国、日本等国有关机构收藏,还被译制成英文版,广泛传播研究。他撰写的论文有《从事影视人类学36年的回顾与思考》、《影视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谈人类学影剧本的编写》、《人类学电影导演基础》、《我国民族学电影之我见》等。专著有《影视人类学概论》(合著)。编辑《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资料汇编》两册(内部发行)。杨光海拍摄人类学影片40余年来,在中国早期人类学影片的拍摄实践和较早沟通中国影视人类学与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也为中国影视人类学在国际影视人类学领域中占有一席地位打下了基础。(http://iel.cass.cn/ztpd/ktctyj/tysx/200801/t20080121_2762099.shtml)(http://wenhua.youth.cn/whyw/201911/t20191127_12129639.htm)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