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溪春

联合创作 · 2023-10-25 14:07

楚溪春(1896—1966),原名河,字晴波,河北蠡县北高晃村人,保定军校第五期步兵科毕业。阎锡山部晋军将领,阎百川的“十三太保”之一。1946年大同防卫战中以一个基干步兵师为主力,坚守45天,抵挡住了聂荣臻、贺龙两部十万人的攻击,一时名声大震,被傅作义邀请出任河北省主席,1949年2月,随傅作义在北平起义。后在文革中服毒自杀。

抗战胜利后,任南京军训团副教育长、沈阳防守司令官、河北省政府主席、北平督察总监。1949年在北平随傅作义起义。建国后,历任政务院参事,民革第三、四届中央委员兼副秘书长。是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人物生平

楚溪春,1896年4月13日出生于直隶省保定府蠡县北高晃村。他父母早亡,与祖母相依为命。少时曾习诗书经义于村中私塾,因家庭困苦,祖孙二人常为学费发愁。当时清廷兴办新式陆军学校,公费供应食宿,楚溪春便于1910年底考入定兴县姚村之直隶陆军小学堂第3期(监督廖宇春)。1914年,升入清河第1陆军预备学校第2期(校长毛继承),编入第4连(连长李再兴)。毕业后经半年入伍训练,于1916年8月升入保定府清苑县之陆军军官学校第5期(校长杨祖德),编入步兵科第5连(科长王兴文)。1918年9月20日学满毕业,分发山西独立步兵第10团(团长蔡荣寿)任见习官。楚溪春在校期间学习刻苦,每逢考试均名列前茅。

时山西督军阎锡山组建干部训练队,楚溪春与同学张荫梧、李生达、王靖国等调任队附。全队共有队附共36人,人称“三十六天罡”。1919年6月,干训队扩充为学兵团(团长荣鸿胪,上报陆军部番号为山西独立步兵第9团),楚、张、李、王等皆升任连长。未几,楚溪春奉陆军部调令,返回保定军校任第8期学生分队长。

第8期于1919年8月8日开学,校长杨祖德锐意革新,推行各兵科学生混合编队。但不久后杨病逝任上,继任校长贾德耀又恢复分科编队,楚溪春升任步科第1队少校队长。1922年7月第8期毕业后,改任第9期步科第4队队长。1923年8月军校停办,楚溪春应邀赴潼关,在直系的陆军第20师(师长阎治堂)任中校主任参谋兼军官教育团大队长。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直系战败,张作霖、冯玉祥等支持段祺瑞出任临时执政。第20师被执政府下令缴械编散,楚溪春于1925年1月改任京卫军第1旅(旅长宋玉珍)、即执政府卫队旅上校参谋长。 在任上发生了 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