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Qiang Li

联合创作 · 2023-10-24

李强导演十几年前是从摄像开始电视生涯的,这为他以后的编辑和导演工作打下了很好的视听语言结构基础。他在最初的三四年里,尽可能尝试多种工作,灯光、撰稿、包装设计、责编、晚会导演、非线操作等等,在多工种的磨炼中逐步寻找到自己的专业优势———电视纪录片导演。 1995年他主创的20集系列节目《收获———中国农村小康纪实》获中国电视奖经济类新闻节目一等奖、全国电视经济节目一等奖。这个节目开创性地在经济类纪录片中运用“讲故事”的手法,获得很大成功。当时分管农村工作的国务院一位副总理赞扬说:“节目内容丰富,编排得当,反映了当前农村现状和小康工作进程。”从此,中国电视纪录片创新变得非常活跃,李强的创作也转向以系列纪录片为主,开拓出一条电视创新之路。 面对已经取得的成绩,李强并没有裹足不前。他发现有些经济类节目创作专业知识缺乏、对经济生活关注狭窄,却自我宽解为“贴近老百姓”。李强对此是不屑的。他认为经济类节目的职能,决定了他的受众是对经济感兴趣的人。制作这类节目必须抓住经济运作的核心进行报道,不能低估观众的审美水平。因而,1999年,他作为中央电视台系列节目《资本浪潮》(中文版)的总编导、撰稿,抓住资本这个经济运行中的核心力量,展开画面,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投资饥渴提供了许多有借鉴意义的事例和观点。经济专家认为,该节目对普及资本运营知识、思考中国企业发展问题起到很好的作用。这个节目的英文版《In Search of China》(90分钟)在美国PBS播出15次,并在全球27个国家发行,获得广泛好评,他也成为一位将作品直接成功推向美国主流电视台的中国电视纪录片导演。 在知识经济时代,电视竞争更加激烈,对电视从业人员在理论素养、专业技能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增强专业技能,李强一直不断充实自己。在北京广播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后,又走进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攻读,终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成为跨电视和经济两个学科的纪录片导演,使自己在创作中思路宽广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更加科学。 2001年他主创新型竞赛类节目“‘风神杯’一升油极限挑战赛”和纪录片“艺术车绘”,担任导演。节目播出期间,《清风车影》收视率大幅提高,进入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的收视前列。李强趁热打铁,他运用在攻读经济学博士期间学到的先进管理办法,解决电视生产质量的控制、节目创新机制的建立、节目资源的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取得很好的实际效果。 (鉴文,李强:不断超越,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02月21日第七版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39/8514/799284.html)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