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庚街道
地名由来:这纪念同宋道士白玉蟾(葛长庚),也为了保留老常德市三镇之一的长庚镇地名,故命名为长庚街道。
中国以人名命名的地名之长庚街道:这纪念同宋道士白玉蟾(葛长庚),也为了保留老常德市三镇之一的长庚镇地名,故命名为长庚街道。
武陵区长庚街道由原武陵区护城乡人民政府更名, 2014年8月武陵区区划调整撤销原护城乡,设立武陵区长庚街道。长庚街道位于常德市城市西部,东与白马湖街道毗邻,南抵芙蓉街道,西同河洑镇接壤。辖区范围内有常德烟机、常德高职院、市戒毒所、市康复医院、四一三队、市工艺美术学校、市第十三中学、金丹小学等驻片单位16家,居民生活小区、安置小区共23个。柳叶大道、洞庭大道、桃花源路、紫菱路等城市主要干道贯穿其中。辖廖桥、熊家台、仙源、高车4个社区和聚宝、青林、杨桥3个建制村,街道办事处驻廖桥社区。总面积8.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00亩,共64个村居民小组,9693户,辖区人口30422人。
2014年我街道围绕“领跑新常德、建设新武陵”的工作目标,紧扣“站在新起点、迎接新挑战、创造新业绩、建设新街道”的工作主线,着力提升街道产业品质、环境品质、生活品质、服务品质和队伍品质。荣获“市经济普查先进集体、市计生工作红旗单位、基层武装工作市先进单位、全区绩效评估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开创了建设“富裕、和谐、文明、幸福”新长庚的崭新局面。
围绕精致精美,环境品质有效提升。发挥文明创建主阵地,主力军作用,按照“路扫尾,水改攻坚,棚改推进,四化出彩”的要求,完成了小街小巷的改造任务和新河水系改造等实事工程,全面完成盐欣地块、新金丹路等市重点项目的征地拆迁,确保违法建筑零增长。组建专业队伍持续开展“清洁城市”行动,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城市面貌整洁有序。
围绕宜居宜业,生活品质有效提升。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年发放各类补助、救助、低保金120多万元。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98%,基本养老保险补贴覆盖率84%。开展“阳光计生”行动,惠及广大群众。纵深推进“平安创建”活动,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建义务巡逻队,自筹资金购买安装监控探头28个,确保辖区安定有序。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围绕做实做细,服务品牌有效提升。落实党政班子成员联项目、联村居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中的作用,涌现了“义务巡逻队”,“学雷锋三关爱志愿服务岗”等一大批服务工作品牌。开展完美社区“3+N”治理模式,按照“一站一园一场七室”的标准率先建成高车社区,成为全市完美社区中的亮点。
围绕创新创优,队伍品质有效提升。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规定,市委十项规定,严格按照党政机关公务用房标准控制机关领导干部办公用房,大力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光荣传统,“三公经费支出”在去年的基础上下降30%。建立健全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和全体干部绩效考核机制,建成一支作风务实,敢闯赶敢干,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被省政府授予“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
历史沿革:
民国,属常德县清平、永安、天平3乡和长庚镇。
1950年,清平、天平2乡合并为合同乡,划归县级常德市。
1953年,合同乡改为护城村。
1956年6月,改护城乡。
1988年1月,属武陵区。
2014年8月,撤销护城乡,设立长庚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