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岔镇

联合创作 · 2023-09-28 12:49

地名由来:因李姓在此岔道口居住,故名。

李家岔镇地处延安市北部的白于山区,距子长县城30公里,是民族英雄谢子长将军的故乡。全镇辖34个然村,15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9058人,总土地面积380.42平方公里,与靖边、安塞、横山等地接壤,地势呈东高西低,属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8.2℃,年降雨量450mm左右,无霜期145--150天。境内土地资源广阔,有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石灰岩等。

2000年以来,镇党委、政府以“-”重要思想为指针,按照“强基础、兴产业、促增效、奔小康”的经济发展思路,启动实施了以“封山退耕、植树种草、舍饲养畜、林牧主导、强镇富民”的发展模式,着力建设以“集约高效型农业,保护效益型林业、商品致富型牧业”为结构特征的生态型特色农业。通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全镇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480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人口自增率为7.2‰。农业生产:现有耕地面积47645亩,人均2.5亩,累计退耕还林8.6万亩,其中经国家确认兑现3.96万亩,荒山造林4.2万亩,人口种草保留面积5.3万亩,发展养殖专业村16个,舍饲羊子1.4万只,全镇林草覆盖率达到45.2%,较治理前提高了32.4个百分点,受到了市、县的一致好评。粮食生产主要有谷子、玉米、小麦、豆类等作物。经济作物。经济作物主要以洋芋、蔬菜、瓜果、油料为主、尤以盛产洋芋出名,素有“洋芋之乡”的美誉,全镇主导产业开发的总体思路是:“壮大畜牧业、优化畜产业、发展棚栽业、推进蚕桑业”。2002年主导产业开发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8%,其中畜牧业以舍饲养殖槐山羊为主,初步建立并形成了种羊基地和羊肉生产基地。该镇盛产优质羊肉,因地处高原,天高气爽,日照充足,羊子所食饲料干净、卫生、无污染,加之群众有科学的饲养方法,羊子常食一种当地独生的名叫地角叶的香料科植物,使这里的羊肉鲜嫩精美,奇香扑鼻、远近闻名。

周家硷联席会议旧址

周家硷联席会议旧址位于延安市子长县李家岔镇阳道峁村委会周家硷村阳湾。1935年2月以前,陕北和陕甘边是被国民党军队分割开的两块根据地,活动着两支红军武装。陕北根据地和红27军及其他红军武装隶

石家湾毛泽东旧居

石家湾毛泽东旧居时代:1947年地址:子长县李家岔镇石家湾村保护范围:东、南、北至旧址本体外扩10米,西至旧址本体外扩5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外扩20米。2018年,石家湾毛泽东旧居被陕

营盘山战斗遗址

营盘山战斗遗址时代:1931年地址:子长县李家岔镇湫滩沟村保护范围:东至旧址本体外扩50米,南至三十里铺地界,西至后树梁东侧,北至旧址本体外扩500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外扩100米。2

景武塌战斗遗址

景武塌战斗遗址时代:1934年地址:子长县李家岔镇景武塌村保护范围:东侧至二郎山山坡西侧,南至村口龙王庙北侧,西、北侧至石泉湾山边界。建设控制地带:东、西、北至垴畔山,南至武塌村口公路北侧。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谢子长将军在李家岔乡建立红色政权。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李家岔乡属秀延县西二区,辖东沟、李家岔、柏山寺、石灰岔、水晶沟5个乡。

1949年,为李家岔区。

1958年,成立子长公社。

1959年,更名李家岔公社。

1961年,分设阳道峁、李家岔2个公社。

1965年,撤销阳道峁公社并入李家岔公社。

1984年,分设李家岔、石家湾2个乡。

1998年6月,改设李家岔镇。

2001年,撤销石家湾乡并入李家岔镇。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