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山镇孙家峪村
孙家峪村位于莱城北23公里,镇驻地西北15公里处,长勺之战古战场正北5公里处。该村东邻宋家峪村,南靠东杓山,西接五色崖,北界茶叶口镇的姜家峪村,地处山区。耕地152亩,78户,271口人。
据村碑记载,清朝乾隆年间王姓由临淄迁此建村。因村南有孙家墓地一处,故名孙家峪。与梨行村为一行政村,村民委员会驻地设在孙家峪。
该村在抗日战争时期,隶属龙角乡;解放战争时期属苗山区,解放初期属东杓山村领导,与东杓山村一个单位;1948年后成为一独立村。人民公社时属苗山公社;1984年,公社撤销,属见马乡管辖;2001年合乡并镇,隶属苗山镇至今。
孙家峪村,东、西、北三面环山,村北的山东西走向,名油篓寨。站在此寨顶,可鸟瞰全村及四周。寨顶有一石砌寨围,800多平方米。寨石墙现已坍塌,但底部根基尚存。据传,此寨是在兵荒马乱年代为保卫村子安全所修。
孙家峪村的土地全都像挂在山上。交通闭塞,能通独轮车的唯一一条山路,通东杓山村。1978年前,村民口粮不足200斤,丰收年景,每人每年才分到30-40斤小麦,瓜干是主粮,村民住的基本是草房,口粮靠国家救济,花钱靠银行贷款,唯一的运输工具是生产队的四五辆破旧不堪的独轮胶带车。文化落后,适龄儿童入学率不足60%,至1965年,全村只有3个初中毕业生。
孙家峪村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就有党组织成员王英传,为八路军送信、筹款。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解放军的5人,其中吕功臣、王英公成为营级干部,王英钧、王桂英为国捐躯。
战争年代,孙家峪人多次为我党我军筹粮筹款,随军支前,有的一次长达一年之久。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孙家峪村发生了大的变化。1981年,全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又把六条山沟中的薄地建成果园,承包到户。村民口粮不仅自足有余,花钱也有了保障。仅果园收入一项,不少户超过4000元。
为彻底改变交通闭塞的落后状况,1983年,开通了孙家峪通杓山的乡级公路。1998年,村两委多方筹集资金,把贯穿南北的主要道路全部铺水泥硬化,并搭建了接连村东西的三座单孔石桥。1999年冬季,在通杓山的公路上,修建了一座20多米长,5米宽的单孔石桥,结束了孙家峪村民祖祖辈辈,不论盛夏严冬蹬河的历史。
孙家峪村1978年通电。如今,家家有电视,多数村民有彩电、影碟机,一半人家有电话。从前一窝土的古老草房,已消失殆尽,代之而起的是前出厦大瓦房。原来的独轮车已成历史文物。现有六吨大卡一部,出租客车一部,三轮农用车6辆,90%的户都有摩托车。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孙家峪村人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社会的进步,使村民们认识到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特别是重男轻女的旧观念荡然无存。现在的孙家峪人,已拥有大学本科生3人,中专生4人,高中生年年不断,3-5周岁的儿童全部人村办幼儿园。不让子孙上学的行为巳成为不合法行为。五六十岁的老人,也买来林果兽医类书籍,用以指导管理果园、养殖,浓厚的文化氛围自然形成。
从1982年开始调整了产业结构的孙家峪人,已尝到甜头。在不断扩大林果业的同时,从1998年开始第二次产业结构调整,由单一的农业,向林果业、蔬菜业、畜牧业发展。如今畜牧业发展势头正旺。全村四群羊,养牛户占三分之一,养猪专业户两家。林牧业给村民带来可喜的回报。
随着多种经营的全面发展,孙家峪村将变得更加美好。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孙家峪村附近有莱芜战役纪念馆、房干生态旅游区、莱芜龙山、雪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济南香山旅游区、鲁中抗日战争展览馆等旅游景点,有莱芜生姜、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吉山黑鸡、高庄芹菜、莱芜白花丹参等特产,有顺香斋、亓氏酱香源肉食酱制技艺、孟姜女文化传承故事、中元节(莱芜中元节习俗)、蹉地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