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峰林街道
地名由来:万峰林街道因街道位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万峰林腹地得名。
2021年12月,万峰林街道被贵州省林业局命名为2021年贵州省森林乡镇。
2021年8月,万峰林街道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
2019年11月,生态环境部命名万峰林街道为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万峰林街道位于贵州省兴义市,办事处成立于2010年6月10日,由原下五屯街道办撤出建立,距离兴义市中心 区8公里。万峰林地处“国家地质公园”、“中国最美丽的峰林”国家AAA-景区万峰林腹地。街道办事处辖纳录、鱼龙、双生、乐立、上纳灰、下纳灰、落水洞、瓮本8个行政村;76个村民组;常住人口1873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3人,居住着汉族、布依族、苗族、彝族等多个民族,主体居住的少数民族是布依族,布依族占78%。国土面积约45.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442.8亩,人均耕地0.63亩。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地貌类型以峰林、峰丛为主,最高海拔高度为1600m,最低海拔高度为780m,相对高差为642m,平均海拨高度为1359m,山峦起伏、奇峰如林,喀斯特地貌发育十分良好;辖区居住着布依、苗、彝、壮、回、仡佬等6个少数民族,村民的支柱产业主要以种养业为主;现有国家行政事业编制人员68名,辖13个党支部,400余名党员。 -
-
自然资源
万峰林街道办事处辖纳录、鱼龙、双生、乐立、上纳灰、下纳灰、落水洞、瓮本八个行政村;76个村民组;常住人口1873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3人,居住着汉族、布依族、苗族、彝族等多个民族,主体居住的少数民族是布 依族,布依族占78%。国土面积约45.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442.8亩,人均耕地0.63亩,街道办事处驻上纳灰村。万峰林是喀斯特岩溶发育的典型地区,其东、西、南三面环山,峰峦簇拥、万峰成林,呈带状峰林画卷。位于东经104°32'-105°11',北纬24°38'-25°23',属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带,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日照长。年均气温15℃—25℃,1月份平均气温4.5℃,7月份平均气温26.8℃,年均降水量1424mm,终年温暖湿润,无霜期达320天以上。万峰林气势宏伟,声势浩大,犹如千军万马组成的队伍。奇峰如林、田坝似锦、河水如带、古榕如云,充满了诗情画意,仿佛人间仙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两次到兴义考察,他在《徐霞客游记》中写道:“粤西之山,有纯石者,有间石者,各自分行独挺,不相混杂。滇南之山,皆土峰缭绕,间有缀石,亦十不一二,故环洼为多。黔南之山,则界于二者之间,独以逼耸见奇。”“盖此丛立之峰,西南始于此,东北尽于道州(今湖南通道),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而此又其西南之极云。”并感慨地称为:“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
-
经济发展
万峰林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地处黔、桂、滇结合部,典型的喀斯地形地貌,旅游资源异常丰富。依托万峰林的资源优势,峰林办现在大力发展优势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以此来促进全办旅游业的发展,以旅游 业推动“农家乐”、“农家旅馆”等服务行业发展。在沿纳灰河两岸发展以花卉、苗木、经果林、蔬菜为主的新型种植业,种植连片的景观型庄稼和花木,在纳灰姚家湾建立以五星枇杷为主的经果林基地,七个村建立了5000亩优质高产水稻基地、2000亩蔬菜基地、1000余亩的特色果园和以绿缘花卉为中心的花卉园。为保护好万峰林这棵“摇钱树”,狠抓万峰林的生态建设,大力保护和建设生态资源,科学编制了《纳灰河流域循环经济综合整治详细规划》《纳灰河万峰林游览区保护建设规划》《纳灰布依古寨保护建设规划》,启动了万峰林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工程。2004年元月,万峰林列为中国兴义国家地质公园核心区,并于2005年9月28日正式揭碑开园。 2004年4月,下五屯乡村旅游经国家旅游局验收,荣获国家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专家组在评定时给出了同批申报的西部十二省区的最高分。2005年10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选美中国”专家委员会评定万峰林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名列第三。-
历史沿革:
2010年,由原下五屯街道分出设万峰林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