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镇

联合创作 · 2023-09-16 17:30

地名由来:共和镇因圩名取其“共济民生,和衷共济”之意为“共和。

2021年10月,共和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465位。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共和镇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9年11月,共和镇被认定为2019年广东省森林小镇。

2019年10月,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公布,共和镇位列第658名。

2014年7月,共和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07年1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共和镇第六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共和镇位于鹤山市东南部,与江门市蓬江区、新会区接壤。全镇总面积90。07平方公里,辖2个社区居委会,9个村民委员会,101条自然村,户籍人口2。3万人,外来人口1。9万人。区内交通方便,佛开高速、广珠东线江鹤高速于镇内交汇,江鹤一级公路穿镇而过,毗邻325国道。共和镇坚持“提高城镇综合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力打造精品共和”为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小城镇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2005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9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9。4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7。9亿元,农业总产值1。55亿元,镇级财政收入2042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5825元。近几年来,共和镇被定为“十五”第一批“全国星火小城镇示范镇”创建单位、广东省中心镇、广东省城镇化技术集成应用试点单位。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文明镇。共和镇农业种养历史悠久,是江门市、鹤山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传统的优质蔬菜种植基地,获得了广东省无公害蔬菜标志认证,“三瓜两豆”远近驰名,“共裕”牌粉葛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常年蔬菜复种面积达2万亩。建有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大棚良种蔬菜示范基地、共和蔬菜交易中心、现代农业公司、鸵鸟养殖场和梅花鹿养殖场、优质果菜场基地等现代农业项目。共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是江门市级星火培训基地,迄今共有4个项目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共和镇工业从90年代中期起步并快速发展,几年来全镇初步形成以电子灯饰、汽配、五金、制衣为支柱,资金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企业相结合的工业发展格局。共和镇以市创建新材料产业基地为契机,致力于打造电子产业基地,已引进银雨灯饰有限公司、通天光电有限公司、广明源照明电器有限公司、香港世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世运电路科技有限公司等大型电子类生产企业,逐步形成产业优势及企业群体。目前已开发的工业区内共有外资、民营企业80多家,实际利用外资、民资超过20亿元。现代化小城镇建设蓬勃开展。建有占地1万多平方米、投资1400万元的大型农贸市场,总投资500万元的镇级图书馆;占地75亩、总投资2000多万元的镇中心小学被列为全省小学教育布局调整示范项目;针对不同消费群兴建高档次休闲度假别墅区、高尚住宅小区及员工新村等房产项目。

鹤山关帝庙

关帝庙位于鹤山市共和镇大凹村。庙坐西北向东南,前有近百平方米的空地,隔田垌遥对小山岗,背靠山岗,岗上至今仍有参天古树,衬托出庙宇的不凡气势。始建年代待考。原庙简陋,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

历史沿革:

鹤山市建县前,隶属广州府新会县。

鹤山市建县时,属新化都。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实行地方自治,隶属县第三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设镇、乡,属鹤城镇。

1949年10月,属县第三区。

1952年4月至1954年,属第七区(今鹤城共和二镇)。

1957年6月,撤区并大乡,建立共和乡。

1958年8月,成立共和公社。

1958年11月,与鹤城公社合并,成立红旗公社。

1959年8月,红旗公社分出鹤城、共和两个公社,里村划归共和。

1983年8月,撤销共和公社,建立共和区。

1986年,撤区建镇(乡),改称共和镇。

1988年,在镇(乡)以下设置管理区。

1999年,撤销管理区,成立村民委员会。

浏览 1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