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光镇
地名由来:寓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生活会愈发美好、富裕。
位于县城北9公里,东临拉哈岗、202国道贯穿全乡,全乡幅员面积11.4万亩。下辖6个行政村、40个自然屯、6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322人。现有耕地10.6万亩,林原面积2030.7亩,森林覆盖率8.5%,河套草原4,500亩,开发荒山荒坡1,800亩,开发水面养殖407亩。红光乡几年来深入贯彻市县委提出的农区工业化战略,走出了一条以农养工、以工促农、企业+基地的路子,全乡现有企业8家,产值超百万元的企业5家,其中盛兴亚麻纺织有限公司年产亚麻坏布120万米,产值上千万元,税金近百万元;红光砖厂、义丰砖厂远近闻名、华实农业有限公司绿色食品远销到海外、泉淼矿泉饮用水公司在哈市、大庆、齐齐哈尔等地有销售机构、广汇畜禽综合养殖厂、蔬菜保鲜青贮有限公司等已成基地企业,是农民第二产业收入重要来源。 临近县城,交通便利是红光乡经济飞速发展的优势所在。几年来,乡党委政府多渠道引导农民树立近郊农业思想,为农民增收寻找一条新路子。一是利用呼兰河畔取之不尽砂石资源,为城市建设提供大量原材料,同时也刺激了运输业的发展,全乡各类运输车260余台,从事砂石开发的近千人。二是劳务输出较好解决劳动力剩余问题。全乡农闲季节劳务输出近2,000人,年收入300万元以上。三是发展绿色、特色蔬菜生产。全乡沿202国道两侧种植蔬菜面积2,300亩,建成两个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大棚300平方米,温室100平方米,地膜面积1300余亩,实现蔬菜常年生产,四季供应。每年向市场提供商品菜30余万公斤,占据郊北、郊西两大菜市场。1996年被市委命名生态乡、科技进步先进乡。 红光乡是兰西“麻城”的重要原料基地,每年平均向县亚麻原料总公司提供近5,000余吨的亚麻原茎,农民仅此一项人均增收300余元。养殖业也是红光乡的一大支柱产业,充分利用河套草原、剩余秸秆发展牧业,全乡共有黄牛4328头。建成了全县最大规模的大牲畜交易市场。 红光乡的小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协调发展。被评为市级十好“文明乡镇”标兵,其中林泉村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十化文明村。近几年来,用于乡村建设的资金达到1,200余万元,修建标准化砂石道35公里,新建设楼房15栋,农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75%,人均居住面积16.15平方米,自来水、有线电视、电话已步入平民百姓家。全乡一所中学、六所小学,均达到规范化标准。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100%。
历史沿革:
清代,属呼兰城镶红旗,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划归兰西县,隶属北乡二区。
中华民国时期,隶属五保。
东北沦陷后期,隶属义丰村。
1946年隶属安义区。
1949年改隶第七区。
1956并村划乡,设置义丰乡,1958年与北安乡合并成立红光人民公社。
1974年划出部分生产大队,成立朝阳公社。
1983年政社分开,将红光公社改为红光乡。
2015年改为红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