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亩地镇

联合创作 · 2023-09-28 13:01

地名由来:据传唐武德年间(618—626年),有陈姓大户住宅周围以石建墙,堡内家丁守护,面积正好为四亩,故得名四亩地。乡镇以此得名。

2021年12月,陕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四亩地镇为2021年度陕西省省级卫生乡镇。

四亩地镇位于宁陕县城西部,南与汉中市佛坪县陈家坝镇毗邻,北与户县、周至接壤,距县城64公里,总面积370平方公里。全镇辖5个行政村19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179户4357人(其中农业人口4126人),集镇商贸活跃。境内生物、矿产、水力、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是典型的生态林业镇。当地盛产枣皮、党参、猪苓、天麻等名贵中药材,已建成万亩板栗、核桃绿色经济林果园。

该镇生态自然景观优美。海拔2396米的天华山和兰花湖是极具开发潜力的生态旅游项目。天华山峰顶建有药王庙,山巅盛产中草药,其中以党参最为著名。山色随季节更替而变换无穷,时常为白云紫雾缭绕,其间悬崖飞瀑、凉风徐徐、绿草如茵、鸟语花香。而与之遥相呼应的兰花湖又以独有的高山湿地风光见长,湖水清澈见底,周围葱郁的原始森林与湖水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2002年6月9日,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袭击了全镇,房屋、农田、基础设施水毁损失达2.46亿元,为陕南重灾镇之一。在中、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和正确领导下,全镇人民挺起铁的脊梁,以伟大的抗洪精神重建家园。目前,防洪堤、公路、水电、通讯等集镇重建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按照“生态立镇,边贸强镇,产业兴镇”的重建发展思路,该镇已完成生态林建设7700亩,恢复和新增个体工商户147户、私营企业3户,新集镇建设基本达到和超过灾前水平。

灾后,四亩地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继续坚持以扶贫开发总揽工作全局,以恢复重建为契机,以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群众收入为目标,抓投入、打基础,调结构、兴产业。加大交通、电力、通讯、供水、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重建致富奔小康步伐。按照县委、县政府建设绿色经济小康县的发展战略,突出抓好“绿色经济”,力争奋战五年,把四亩地建成以枣皮、党参为主的万亩药源基地,绿色生态边贸大镇。

教育、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两基”成果得到巩固,镇内现有九年制学校、完全小学各1所,在校中小学生844名,学生入学率、“两基”成果巩固率均达100%;村办卫生室5个,中心卫生院1所。

宁陕县四亩地党支部旧址

宁陕县四亩地党支部旧址时代:民国地址:宁陕县四亩地镇四树坪村保护范围:旧址房屋基址。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外扩20米。2018年,宁陕县四亩地党支部旧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

历史沿革: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先后属柴四联保第一、二、三保和柴四乡第一、二、三保。

1950年,设四合、桃园2乡。

1952年,由四合乡分出设太平乡,桃园乡分出四树坪乡,属第四区。

1953年,撤销太平乡。

1958年,成立蒲河公社。

1961年,设为四亩地公社。

1983年,改设为四亩地乡。

1996年,柴家关乡并入四亩地设为镇。

浏览 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