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功镇

联合创作 · 2023-09-28 12:28

地名由来:因地处陇县南端第一镇,元时得名县头镇,清演变为县功镇。

2014年7月,县功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09年8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县功镇为陕西省重点镇。

县功镇地处陕西关中平原的西端,宝鸡市的北部,距市区19公里。县功镇2002年元月1日由原宝鸡县上王乡、双白杨乡、县功镇三乡镇合一,镇名为县功镇,2003年5月26日,随宝鸡县撤县建区,称为宝鸡市陈仓区县功镇。县功镇东接陈仓区桥镇镇,西接金台区硖石乡,南邻金台区金河乡,北与新街镇相邻。全镇东西长17公里,南北长49公里,镇域总面积210平方公里。司川河、北川河交汇于镇北,形成金陵河干流。省道212、千北、功新、县石、底县公路穿境而过。全镇辖32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97个村民小组,302个自然村,总人口44600人,城镇居民人口5600多人。2010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80元,较上年增长25.66%。全镇有小学19所,初中3所(寄宿制16所,其中中学3所,小学13所),高中1所,私立学校2所,幼儿园2所,在校学生1.7万余人。镇内有卫生机构(乡镇以上)5个,有村级卫生室32个,辖区内有省、市、区直属企事业单位39个,个体工商户380余家,城镇功能齐全、交通发达、商贸繁荣,是西部山区区域性、生态宜居型、商贸、物流、文化中心镇。

县功镇地处宝鸡市西北部浅山、丘陵沟壑地带和金陵河两岸,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物流发达,劳动力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商贸、物流、林果、畜牧业。耕地面积84127亩,林地27038亩,荒地40315亩,盛产小麦、玉米、油菜、苹果、核桃、麦犁、桃、杏等,主导产业有苹果、核桃、蛋鸡、肉牛。大山梁优质石灰岩,是建材工业的好原料,在全市同类矿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镇内有雷神山、蜂泉山、旋瓦山、西阳洞等风景名胜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县功镇,是陕西省“百镇建设”和全省107个重点镇之一,也是宝鸡市确定的四大卫星镇之一,又是陈仓区第二商贸大镇、西部山区农副产品集散地和经济文化的副中心。通过近两年的不断建设,对城区街道人民街、新建路、群众路、南一路、环西路、柳巷路进行了改造硬化,完成了供排水及管网铺设工程,拉开了城镇建设框架。并进行了绿化、美化和亮化,大力提升了小城镇品位。通过努力,总投资12亿元的宝鸡市金陵河众喜水泥有限公司落户县功。

县功镇在今后的发展中,将抢抓新一轮“突破西山”战略历史机遇,按照建设“工业强镇、商贸名镇、果畜富镇、旅游兴镇”的奋斗目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全方位,多渠道发展特色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力争到“十二五”末,把县功镇建设成为陈仓区副中心城镇,西部山区区域性商贸、物流、文化中心镇和生态宜居型工贸城镇。

县功杜村遗址

杜村遗址时代:新石器时代—汉唐地址:宝鸡市陈仓区县功镇杜村保护范围:东至杜村村东山坡,南至杜村村南断崖,西至杜村村西与李家崖村之间冲沟,北至杜村村北半山腰。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外扩100米

历史沿革:

东汉时,设隃麋县,开始有了集镇。

后魏时更名为长蛇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吴山县。

唐上元二年(761年),改称华山县,后旋复旧名。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吴山县并入千源县,后改名“县头镇”,后演变为县功镇。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至1958年9月属陇县辖区。

1958年11月,成立县功公社(县级),将县功、上王、双白杨公社划归县功大公社管理。

1961年9月,恢复县制后,划归宝鸡县辖,分别成立厂公社,县功辖19个、上王辖10个、双白杨辖10个生产大队。

1966年8月,分别更名为八一、卫东、团结公社。

1970年3月,恢复原称。

1984年4月,县功改为镇,辖19个行政村,上王、双白杨改为乡,上王、双白杨各辖10个行政村。

2001年12月,撤销上王乡、双白杨乡并入县功镇,下辖39个行政村。

2005年10月,撤销安常沟村,并入桃园村。

撤销新尧村,并入安台村。

2008年11月,撤销宋家山村,并入陈家咀村;撤销安家山村,并入冯家庄村;撤销杨家坪村,并入陈家庄村;撤销郭家庄村,并入肖家什字村;撤销宽滩村,并入姚家崖村。

撤并村后全镇辖32个行政村。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