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关街道

联合创作 · 2023-09-16 06:01

地名由来:因辖区内曾有清朝所设征税关卡“宗关”而得名。“宗关”,亦称上关。清康熙四年设武昌厂关,取《尚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中“江、汉、朝、宗”四字,为武汉三镇主要分关名,其中宗关位于汉口镇襄河口内上茶庵,因位于武汉汉江上游,故俗称上关。1954年大水后,因汉江堤防修建和沿河大道扩展,宗关旧迹已无存。

清代武汉地区的税卡,按“江汉朝宗”四字排列,武昌称“江关”,汉口东称“汉关”,汉阳鹦鹉洲称“朝关”,汉西称“宗关”。宗关亦约定俗成地名泛称。

宗关扼汉口上游,是往来船只必经之地,天门、沔阳、汉川、京山等地运载粮食、棉花等物资的船只均在此登岸交易,故码头上摊点、茶馆、饭铺、行栈等密集,棚户毗连。此后,陆续修建瓦屋、开设戏院,逐渐形成码头集镇。

宗关街办事处,现驻在解放大道461号,辖区面积4.7平方公里,区内有12个社区居委会,有1.98多万户,有6.29多万人,有居民小组282个,有大街小巷46条。各社区设有文化室、市民学校、幼儿园、社区服务网站。

宗关街工委、办事处设有6个党总支、32个党支部,党员有1160多人。办事处机关现有编制人员70人。其中:有行政编制41人(编制应为42人)、有事业编制29人。办事处党政领导有13人(含调研员1人,助理调研员2人)。

宗关街工委、办事处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方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使街道工作布局形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党的建设为核心,以城市管理为重心,以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服务为基础的工作格局。在这二十二年来,经过全街上下艰苦创建、共同奋斗、齐心协力、团结拼搏,获得较好的成果。首先,在1994年,宗关街经济产值综合收入达1216.02万元,利润综合收入达1080.06万元,突破亿元大关,被市委、市政府首批命名为“亿元街道”。其次,在此基础上,为保持稳定,持续发展,使街道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街工委、办事处以-理论和党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市、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抓党建、促改革、创品牌、求发展”为指导思想,坚持常抓不懈弘扬“廉洁勤政、求真务实、团结拼搏、争创一流”的宗关人精神,又经过三年艰苦奋斗,经济发展较快,从1995年至1998年连续四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十强街道”。第三,在“双文明”创建工作中,宗关街先后荣获全国“城市体育先进街道”、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楚天明星街”、武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街道工委”、“文明街道”等区以上各级奖励100多次。

领导成员

街街工委-:徐春林

街办事处主任:张彬

街工委副-: 王庆国

街工委副-、纪工委-:吴红

街办事处副主任:袁海元、刘进才、张秀文、刘书廷、涂干平

街武装部部长:李 刚

宗关街道联系电话:027 83882540

(adsbygoogle =window.adsbygoogle ||[]).push({});

历史沿革:

清代,该境域扼守汉口北岸上游,是往来船只必经之地,天门、沔阳、汉川等地运载粮食、棉花的船只在此上岸交易,码头上摊点、茶馆、饭铺、行栈密集,棚户毗连。

此后,陆续修建瓦屋,开戏院,逐渐形成码头集镇。

民国时期属中正区。

1952年成立宗关街人民政府,始称宗关街道,辖境为属硚口区至今。

1954年更名为宗关街办事处。

1955年2月惠济区撤消,其解放大道北罗家墩至上、下双墩区域、铜厂乡(即今江家墩、简易宿舍)除农业区外划归宗关街道。

1959年3月,韩家墩街并入。

1960年6月,改称硚口区人民公社宗关分社。

1961年6月,恢复宗关街道,韩家墩街分出。

1971年改名为东方街。

1978年恢复为宗关街道。

2011年3月硚口区划调整,宗关街道的常码、丰竹园2个社区划归长丰街道,汉水桥街道的金阳和小岔路社区、长丰街道的汉西村和常码头村一部并入。

浏览 1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