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镇斗埕村

联合创作 · 2023-10-03 11:09

2021年11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斗埕村为2021年福建省卫生村。

建宁县濉溪镇斗埕村地处建宁城郊,距建宁县城5公里,省道富下线(建泰公路)穿村而过,福银高速公路建泰连接线向-莆铁路和已动工建设的建泰出省高速公路横贯全村,距在建的向莆铁路建宁站6公里,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库区村。斗埕村地理自然条件好,建宁县翔飞工业园区坐落于本辖区内,目前有26家企业落实于园区内。

[ 自然村与村民小组]:我村有12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431户农户,1808个人口。

[山地耕地林地面积]:斗埕村境内水利、森林、生物物种等资源丰富,境内森林覆盖率达83.2%。全村地势东南部以高山为主,植被垂直分布明显,西北以低山丘陵为主,平均海拔约300米,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盛产主要种植水稻、果树、莲子、蔬菜、烟叶等经济作物。全村辖区土地面积31800亩,其中耕地2200亩,山地29600亩,其中划入国家级闽江源自然保护区18550亩,毛竹林1900亩,果山面积1500亩。斗埕村产业基础较好,产业特色明显。

[村财收入,村民收入]2012年村财收入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080元,是建宁县行政收较好的村。全村现有116人从事第三产业,432人在园区内务工,外出务工人员130人,个体工商业户40家,饮食业6家,食杂小卖部13家,运输业16家,全村小车近100辆。

[所获荣誉]:2008年被市授予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三等奖,2009年又被县授予新农村建设先进村。1991年该村获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明星村”称号;1996年在全省开展“家园杯”新型村镇建设决赛活动中被省政府授予“优胜村庄”;1997年创建市级小康村;1998年获三明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村”;2003年获县经授予“信用村”。

[建设规划情况]村内设有卫生所、老年活动中心、篮球场、农民休闲健身广场等,公共设施比较完善。斗埕村按照“产业工业化、规划城镇化、环境优美化、乡风文明化、管理民主化”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思路,着力打造“新型新兴工业化新农村”,逐步实现“城村”一体化、新农村规划和园区建设“一盘棋”目标。投资380多万元,完成了农民文化活动中心综合楼、农民休闲广场、新村两条水泥路和入户道硬化8000平方米,改造了村自来水工程,新建了公路两侧排水管道2000米,景观步行道700米,新装路灯86盏(街灯22盏),建设了附属房700平方米等建设项目;实施“三迁”(边远山区搬迁+地质灾害点搬迁+园区建设拆迁)工程。自实施“三迁”造福工程以来,大坪新村已建设成为一个省级集中安置点,安置点现有住户300多户,1100多个人口,其中,大坪未尾窠百户精品农民住宅小区首期50户住宅已于2009年底建成并全部入住,排、供水、电等基础配套已完工,第二批60户园区搬迁户已完成土地平整;开展了以“三清六改”为主要内容的“家园清洁行动”,整治了村庄环境,实现了有线电视县村联网。

同时,积极探索了城郊村和园区建设发展村的体制和机制,实施农村社区试点建设,以人口居住范围划分进行社区化小区式管理。推行“168”党建模式,成立了以“六大员”为主的新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并组建了宣教、综治、文体、家政、村容整洁、扶贫帮困、卫生医疗等7支志愿队伍,推行了党员设岗定责活动。通过社区活动的运作,使环境卫生、村容整治、住宅建设以及水、电、路、绿化等基础设施配套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八个方面的作用得到有效地发挥,新农村建设有效扎实推进。我村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村的各项带来长足发展,村设施较为完善,人心稳定,社会和谐,计生达标,多年来未发生群众-,村容村貌得到较大的改观,形成了干部群众一条心的大好局面。

斗埕村附近有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修竹村、金铙山(闽江源景区)、客坊水尾红军小镇、建宁修竹荷苑、高峰香溪花谷旅游区等旅游景点,有建宁通心白莲、建莲、建宁黄花梨、溪源明笋、建宁水稻种子、桂阳萝卜等特产,有建宁通心白莲制作技艺、建宁宜黄戏、泰宁梅林戏、永安大腔戏、朱熹祭典等民俗文化。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