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门街道

联合创作 · 2023-09-15 01:11

地名由来:相传沈家门地名由沈姓于与海域地理特征构成。沈家门地名,有文字记载的为北宋宣和五年(1123),徽宗派徐兢从宁波(明州)出使高丽,5月25日船舶到此,上岸称"四门环拥,对开两门,其势连亘"之地。并称"渔人礁客丛居数十家,就其中以大姓名之"。还记有"门"的解释:大抵海中有山对峙,其间有水道可以通周者,皆谓之门。

2022年1月,沈家门街道被认定为2021年度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

沈家门街道位于舟山本岛东南部,并由鲁家峙、马峙、小干等岛屿组成。

-

行政区划

18个社区、17个村(社)。沈家门街道总面积26.6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近18.7平方公里,总人口11.3余万人,为舟山市普陀区治。

-

历史沿革

民国21年1932年)始建镇,2001年6月27日撤镇建立街道。

-

经济发展

沈家门地处我国南北海岸线中点,长江、钱塘江、甬江入海交汇处,面临浩瀚东海大洋,具有良好的区域位置和独特的经济优势。大渔港,是我国最大近海渔场,水产资源丰富,沈家门又处舟山渔场中心,海洋捕捞业发达,为国家重要海洋渔业基地。

依靠得天独厚的渔港优势和海洋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水产品加工业、临港型工业等拳头产业,建立工业园区,经济迅速发展,于1996年跨入省综合实力百强,2004年工业产值突破31亿大关。

近年来,沈家门街道紧紧抓住工业经济发展不放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以人为本,注重科学协调发展,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不断提高。现已形成以水产加工业、临港型工业为主体,机械、纸箱、塑料、化工、印刷等业综合发展的地方工业体系,现有企业453家,其中水产品加工企业108家,是全国最大的水产加工基地。对外贸易呈现一派生机,生产十二大类、近八十个品种的海水产品,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个私经济发展迅猛,投资环境日臻完善,建成了不阳工业园区和海洋生物工业园区,开发了小干--马峙岛区块,成立了企业服务中心和合力担保公司,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全程服务。2004年1-12月全街道实现工农渔业总产值34.55亿元,同比增长36.08%。其中工农业总产值31.42亿元,同比增长30.31%;渔业总产值29345万元、渔业产量45560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咯有下降,其中远洋渔业产量34520吨;农业总产值2000万元,与去年持平。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697.4万元,同时增长30.81%。渔农民均收入达7776元,同比增长7.5%。

定海测候所旧址

定海测候所旧址位于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街道,年代为民国。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舟山适置翁山县,大历六年(771)废翁山县入鄮县,五代梁开平三年(909)改鄮县为鄞县,沈家门均属之,宋熙宁六年(1073)舟山设昌国县,沈家门属昌国县富都乡,为昌国州(县)富都乡沈家门岙。

明洪武二年(1369),昌国由州降县,沈家门属之,二十年(1387),昌国县废,辖地归定海县。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改定海县为镇海县,原昌国县改为定海县,沈家门属之。

道光二十一年(1841),定海县升直隶厅,沈家门属定海直隶厅。

光绪年间沈家门形成集镇。

光绪末年至民国初,沈家门依次属定海县洞岙区。

1932年沈家门建镇。

1950年5月解放,沈家门为普陀县治。

1953年8月,沈家门复称镇,1987年3月舟山建市,沈家门镇为普陀区治。

2001年6月改称沈家门街道。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