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汊河镇七门堰村
2021年1月,七门堰村被认定为2020年度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2019年12月,七门堰村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2018年1月,七门堰村被确定为第五批安徽省千年古村落。
2015年3月,七门堰村被命名为第六批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舒城县干汊河镇七门堰村境内林木茂盛,全村绿地植树面积达4000多亩,其中板栗林地面积3000亩,森林覆盖率85%,还有汉代古水利工程七门堰遗址。近年来,七门堰村两委因地制宜,实施“生态兴村,有机富民”兴村规划,积极开展创建国家级生态村活动,曾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千佳村”、“安徽省百佳生态示范村”、安徽省生态村。
该村两委为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村,成立了13人组成的创建生态村工作领导组,为生态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制定创建规划,确定具体目标,从整治村容村貌、保护生态环境做起,积极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脚踏实地为民办了很多实事。
一是打造绿化环保生态村。七门堰村抓住舒城县创建国家生态县这一契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化食品、环保节能项目和生态绿化工程。利用现有的板栗资源优势建成2000亩有机板栗生产基地,其生产标准全部采用科学配方施肥、电灯灭虫等有机板栗生产技术;建成一个200亩无公害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大力推广环保节能项目,即每个农户安装一个太阳能、建设一口沼气池、一个卫生厕所;大力实施以村庄绿化为重点的新一轮农村绿化工程,把扩大绿化面积、增加村庄绿化量放在首位,积极动员和组织村民利用村边隙地、房前园地、屋后空地植树增绿,基本形成了以山场片林、庭园带林、农田网林、公路线林为骨架,片、带、网、线、点相结合的生态绿化体系。
二是打造经济发展富裕村。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在创建绿化家园的同时,七门堰村始终把发展经济、富民增收作为工作的中心。在调整产业结构上做文章,在资源开发上做文章。首先,在产业结构调整上,由过去以粮食为主的单一生产模式转变为以林业产业为主、水产养殖等多种经营的生产格局,特别是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七门堰村利用国家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林业政策,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板栗经果林和种苗花卉等,先后建设了2000亩的有机板栗生产基地和500亩的花卉苗木生产基地。两大基地正在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已成为七门堰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同时成立苗木协会和苗木经纪人队伍,提高林业经营水平和效益。在抓主导产业的同时,加强了循环经济建设,七门堰村建成一个年产1.5万只的肉鸡场,一个年产24吨的蛋鸭场,一个年饲养百头猪场,还有50亩蓄水养鱼工程。其次,在资源开发上,七门堰板栗资源和黄砂资源潜力巨大,七门堰村是全国40个县板栗原产地之一,其板栗的品种、质量都独树一帜,尤其是叶里藏、大红袍两品种为最好。板栗品种除了在本村大面积种植外,还在周边地区进行了广泛推广。七门堰村南靠杭埠河,杭埠河横跨七门堰村1.5公里,在七门堰村河段蕴藏着大量的黄砂资源。为开发这片黄砂资源,七门堰村专门成立了砂场,负责管理黄砂的开发,还修筑了一条通往砂厂的道路,为黄砂的运输创造条件。目前,七门堰村每年可开采黄砂50万吨,产值200多万元。
三是打造人文生态旅游村。七门堰村西临万佛湖,利用万佛湖旅游辐射,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以带动其它产业发展,在人文生态上,七门堰有与四川都江堰齐名的古“七门堰”水利工程,有汉代王侯刘信“三刘祠”,以及观音洞、青龙凹、百折庙等景点;七门堰村有板栗古树群,现拥有百年以上的板栗树500余棵,通过对板栗园进行规划、挂牌保护,促进以“农家乐”为主的旅游项目发展。花卉、桂花园林等观光农业旅游项目也正在建设。
四是打造文明和谐新农村。七门堰村积极倡导文明和谐新风尚。首先,树立宣传牌,张贴标语,宣传林业政策,其次,举办农民培训班,普及各种法律知识,增强法制意识,引导群众了解、认识生态、参与生态建设,提高村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再次,通过推行乡规民约,强化资源保护和生态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做到村庄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硬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实行“1234”工程。建设一处人居示范基地,实施康居工程,建设统一模样的农家小院,治理目前村庄居住环境“脏、乱、差”。进行渠道硬化,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使水渠、道路林网化;将三条道路建成三条绿化长廊,培植两旁绿化带。开展农村生态家园创建活动,发展生态庭院经济,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五是打造有机绿色环保村。为了确保生产有机板栗的品质和连年稳产,我们在全村栗园内安装杀虫灯,确保村境内防治农林害虫不使用化学农药,农药使用强度≤1.5kg/km2,实现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境界。为创建生态村,防止土壤由于过量施用化肥造成污染,村里请来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专家,对全村土壤进行全面的分析化验,为村民合理地测土施用有机肥提供了科学数据,现在全村化肥施用强度≤120kg/km2。
六是打造基础设施完善的新农村。目前,村里已修通到桂花园林处的水泥路和其他村组公路,自流水普及率达到百分之百,人均居住面积40平方米。电视、电话普及率95%以上,村容村貌基本上达到了亮化、美化、净化、绿化“四化”标准。新农村建设已初具规模,村委会按新农村规划认真组织实施的七门堰新村建设,一幢幢新民居已建成,根据规划,新入住的户全部安装了太阳能,三池一厨按规划实施,实现了生活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通往阙店乡大桥已建成通车,实现跨杭埠河两岸群众交通往来方便。此外,狠抓村组道路的绿化工作,经多年的努力,村内主干道全部栽植板栗树等经济林木,通组机耕路栽植黄杨木等常绿灌木和松柏树,道路基本实现了绿化、美化。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众所周知,森林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提供清新空气、创建优美环境的源头和根本,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美化家园的需要,更是丘陵区农民致富奔小康、改善提高生活的最实际最迫切的需要。
当前,我镇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镇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从实现全镇及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要求出发,充分认识林业在经济、生态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增强林业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促进林农增收致富奔上小康路。
一、我镇林业建设正处在“破坏与治理相持”的阶段,必须实现营林、造林、育林等思维、方法、方式及林业发展方向等根本性转变。我镇地处大别山余脉,其中有7个丘陵村,拥有的杉木、板栗、毛竹等森林资源相对丰富,近几年来,我镇林业面临着森林资源总量不足、造林育林工作力度不大、还存在只采伐未及时培育等现象,野生动植物资源越来越少,造成少量水土流失等问题,这些情况表明我镇林业处在“破坏与治理相持”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基层林业单位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林业工作,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几个转变:一是工作重点由实施层面向决策层面转变;二是工作方法由战术性向战略性转变;三是思维方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四是工作成绩由资源优势向生态优势和发展产业、提升产品质量转变;五是由单纯发展用材林向发展经济林、观赏林、生态林等多种经营的林业生产发展方向转变,实现林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二、以营林生产为中心,努力提升我镇营造林水平。首先要抓好国家公益林等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地实施退耕还林、实施荒山植树造林等林业工程,确保营林生产保质保量完成,退耕还林是影响深远的富民工程,我镇必须按照中央和上级党委提出的“总结经验、完善政策、突出重点”的要求,继续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在营造林方面我们应科学把握现在关键问题上不仅要提高森林覆盖率,而且还要使森林质量得到提高,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生态经济体系。对此,我镇应抓住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林业、加大林业投入的有利时机,全力加快营造林和植树绿化步伐,推进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种苗,以“林业+农户”的模式,以单纯追求数量向质量和数量并重,提高营造林质量。以七门堰等村300多亩苗圃基地为林业种苗基地,提高苗木质量和成活率。二是加快推进全民造林与林场造林相结合,积极改变现有的以林场造林绿化为主,逐步引导全民造林并使全民义务植树和生态工程建设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林场植树,街道及农户庭院绿化美化及四旁植树,以及丘陵山区农户荒山荒地造林等多方面植树,并使其向高层次发展。
三、以资源为依托,抓住机遇,推进森林旅游及产业建设。生态和产业建设是林业建设的两个方面。如果不重视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林业的发展就会迷失方向,不重视林业产业发展,就会失去持久的动力,我镇应把七门堰等村建立的桂花林等观赏林基地打造成农家乐旅游基地,带动七门堰、周瑜城等古迹地风景区和农家乐等林业生态旅游项目,加大板栗林等经果林基地建设,适当发展油茶和药材等高效经济林产业,并利用竹类资源发展相关产业,通过林业发展带动全镇商贸旅游等特色项目,提高本镇的知名度,努力把本镇建成具有青山绿水、人文古迹、休闲娱乐好去处的生态环境优美的旅游业名镇。
四、以法兴林,切实搞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林农的生活水平是我镇生态建设的主要目标,也是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镇应正确认识和统筹好保护与发展的关键,牢固树立保护就是发展的观念,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坚决贯彻落实《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林地管理条例》、《0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等林业政策、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守法,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坚决制止滥砍乱伐、毁林开垦和滥征乱占林地的现象,切实维护森林资源安全,不断巩固我镇林业成果。要结合国家的重点项目工程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项目,认真抓好退耕还林补植补造,搞好消荒、灭荒、低改,搞好幼林抚育,防止森林火灾,防治森林病虫害等工作,为积极争创全国生态环境优美乡镇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促进生态经济进一步发展。
总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加快我镇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现代林业就是在发展林业时,必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林业,更好促进我镇林业在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蓬勃发展。
七门堰村附近有万佛湖、舒城万佛山风景区、新四军四支队旧址纪念馆、舒茶纪念馆、新四军皖西革命纪念馆、舒城启德文化院等旅游景点,有六安瓜片、舒城小兰花、舒城贡席、皖西白鹅、舒城黄姜、万佛湖鳙鱼头等特产,有绿茶制作技艺(舒城小兰花)、舒城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竹编(舒席制作技艺)、小调胡琴书、淮河柳编工艺(霍邱柳编)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