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下沟村
刘下沟村位于邵原镇政府西北2公里处,总面积约11平方公里,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辖4个自然村9个居民组,257户,1059人。村“两委”班子5人,监委班子2人,党员28人,村民代表21人。全村耕地面积1300亩,林坡面积5000亩,以种植传统农作物小麦、玉米为主,近年来逐步发展了小辣椒、棉花等经济作物,主导产业为蔬菜制种,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依靠蔬菜制种和外出务工。村集体没有经营性收入,基础设施相对薄弱,2014年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帮扶单位为济源市民政局,帮扶企业为济源中裕燃气有限公司。
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全村群众的共同愿望,经村三委班子与帮扶单位、帮扶企业座谈磋商,初步形成了发展规划,计划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经营性收入稳定增收:一是成立刘下沟村建筑施工队。依托济源中裕燃气有限公司实施邵原镇区供气项目,组织村富余劳动力承包其基建工程,通过精细化管理,确保工程效益,实现村集体和农户双增收。二是发动村内村外资源强化招商引资。围绕邵原镇政府招商引资激励政策,调动各方资源年内力争引进1家实际产生税收的企业,通过镇政府税收分成奖励,实现村集体增收。三是推动开发绿色农产品(红薯)深加工。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地理因素,扩大富晒红薯种植规模,通过引入农产品开发能人建立加工基地,实现村集体和农户双增收。四是建设生态养殖小区。支持村致富能人回村建设生态养殖小区,通过土地租赁收益实现集体增收。综合上述途径,力争2018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30000元。
村主导产业主要是蔬菜制种,如白菜、萝卜、洋葱、灰籽白等,种植规模近300亩,年可收入40多万元。发展蔬菜制种,符合村实际,已被群众普遍认可。为将其做大做强,形成主导产业带富效应,计划成立刘下沟村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绿茵种苗公司的行业技术优势,探索“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和统一经营,力争将种植规模扩大到500亩以上,实现村集体和农户双增收。
近年来,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刘下沟村一批扶贫项目精准实施,生产生活“短板”逐渐补齐,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2015年以来,先后立项实施项目情况如下:
1. 基础设施
2015年,市电力公司投资500万元,完成村电网改造;
2016年,市扶贫办投资70万元,实施整体推进项目,硬化田间道路2.83公里;
2016年,市国土局投资200万元,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平整土地731亩,打机井6眼,修蓄水池5个,埋设管道6000米;
2017年,市交通局投资30万元,复修硬化村主干道900米;
2017年,市水利局投资55万元,实施村塘坝复修工程;
2018年,市水利局投资50万元,正在实施村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
2018年,市扶贫办投资20万元,计划实施老区村项目,已立项批复。
2. 公共服务设施
2016年,市卫计委投资5万元,建成标准化村医疗室;
2017年,市体育局投资1.5万元,资助篮球栏1副、乒乓球桌2台;
2017年,市民政局投资29万元,建成村社区服务中心;
2017年,市文广局投资5万元,建成农家书屋、百姓大舞台;
2018年,民政部门投资2万元,资助健身器材15件;
2018年,已向省、市慈善总会申请“乐龄之家”项目,可获5万元设施设备资助;计划投资5万元建成“儿童之家”项目。
(adsbygoogle =window.adsbygoogle ||[]).push({});
刘下沟村附近有银河峡、济源王屋山风景区、五龙口、济源黄河三峡、济源伊利乳业工业旅游景区、济源南山儿童公园等旅游景点,有济源冬凌草、济源核桃、天坛砚、寺郎腰大葱、济源盘砚、济源玉皇李等特产,有愚公移山传说、邵原神话群、灯彩(汴京灯笼张)、愚公移山传说、邵原神话群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