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甲镇

联合创作 · 2023-09-16 22:01

地名由来:下甲原为下闸,因居新州府城下,为城关闸门,故名。清乾隆设乡时简写下甲。

2020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卫会命名下甲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镇”。

下甲镇总面积181平方公里,辖内有10个行政村共30177人。其位于百色市凌云县东南部,距凌云县城10公里,是凌云通往百色的交通要道。近年来,下甲乡历届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三乡一园”(即:特色农业示范乡、城镇建设精品乡、红色生态旅游乡和凌云县美丽家园)建设的发展思路,依托县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村面貌日新月异,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下甲镇位于凌云县城东南部,距离县城11公里,宋朝时曾是泗城州沼。四周分别与沙里、逻楼、东和、泗城、朝里、伶站六个乡(镇)相毗邻,总面积181平方公里,乡府所在地为河洲村,泗水河与朝里河在此交汇。全乡共辖河洲、水陆、峰洋、双达、加西、平怀、彩架、弄福、坪山、陇凤等10个行政村18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146户19506人,分布着壮、汉、瑶三种民族,其中壮族人口9758人,占50%,瑶族人口2884人,占14.7%;全乡耕地总面积12044.19亩,其中水田4630.64亩,旱地7413.55亩,人均耕地0.62亩。

下甲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新旧两条凌色公路都穿乡而过,距百色市80公里,是凌云通往百色的交通要道。1998年全乡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电、通广播电视,8个村还通上了电话。农业是下甲乡的支柱产业,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豆类、薯类,经济林木有八角、酸梅、油茶、杉木等,主要分布在峰洋、双达、平怀3个土山村,目前有八角4464亩,酸梅2018亩,油茶30665亩,杉木14990亩,其他水果类1003亩;畜禽养殖是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目前推广的“三元杂交猪”将给全乡养殖业注入新的活力。另外,下甲乡境内蕴藏有黄金、水晶、锑等许多矿产资源,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2000年全乡财政收入54万元,工农业生产总值4397万元,人均有糖3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927元。

下甲还是个山青水秀,风景迷人的地方,泗水河流经8个行政村,沿河两岸翠竹丛丛,河水清涟,山石奇形怪状,民俗风情深厚,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被誉为“人间奇迹”的弄神福公路已被定为百色地区艰苦奋斗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了不少的游客前来参观。近年来,下甲乡的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卫生、通讯等各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全乡各族人民正以饱满的斗志进入新世纪,努力开创美好的明天。

(adsbygoogle =window.adsbygoogle ||[]).push({});

历史沿革:

清乾隆五年(1740年),设下甲乡,属凌云县。

1950年5月,下甲乡与沙里乡合并为第三区。

1952年,改称下甲区(即凌云第二区)。

1958年,设下甲公社。

1962年,复设下甲区。

1968年,区改为公社。

1984年,由下甲公社改为下甲乡。

2014年,由下甲乡改为下甲镇。

浏览 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