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庄镇老姑峪村
老姑峪村位于莱城区东北40公里、和庄乡政府驻地东南6公里处。地处九十九顶摩云山之阳。现有土地389亩,人口519人。老姑峪村四面环山,村北、村东与淄博市的沙井村相邻,南与苗山镇常庄村一山之隔,西面隔山与张家台村接壤。
据《老姑峪村正名表记》记载,明嘉靖三年,朱姓建村。原名井泉村。因村中一女,为抚养两孤侄儿,终生未嫁,乡里称颂,后建老姑庙供奉,因址在山峪中,改称老姑峪。
民国二十四年《续修莱芜县志》记载:“黄谷乡•老姑峪”。1939年4月,老姑峪村划入博山县,同年9月又划归莱芜县第六区管辖;1941年春,隶属莱东县常庄区管辖;1958年撤区划乡后属和庄乡,同年10月建立和庄人民公社,老姑峪村属和庄公社所辖;1959年2月撤消和庄公社,归常庄公社;1984年3月,属常庄办事处啬泉乡管辖;1985年11月撤处并乡,和庄乡与啬泉乡合并,重归和庄乡管辖至今。
老姑峪村坐落于南北向大山谷的谷口,谷口朝北,南高北低呈一斜坡。村南有200亩梯田,群山连成半圆形环抱着村。山上草木茂密,山脚下新建成的自然村,粉墙红瓦、鳞次栉比。村北60米处是村委办公室和幼儿园,是村的文化中心。
村北有一古庙,曰“五神堂”。石碑记载:村北五神堂建于康熙二十六年,民国二十年又重修。往日里,人们为了五谷丰登,每年二月初二,全村民众去庙内祭祀五神。村西山腰中,有一庙宇,名曰“地母庙”。建于清朝初年,庙内供奉地母奶奶。
建国后,村民接受新文化洗礼。扫盲、识字班、成人教育让其提高了文化水平。1958年借庙堂办村小学一所,办起了复式班,朗朗读书声默化着村民的后代,一茬茬的学子进行着老姑峪村的文化接力。后来校舍两次翻新,学校的教育质量逐年提高,偏远的老姑峪走出了大学生。
老姑峪村的农业生产和其他村一样经历了几个时期,人民的生活逐年得以改善。建国后,村里先后成立了“换工组”、 “互助组”。 1955年在互助组的础上成立了初级社,1958年常庄人民公社时,老姑峪村成立大队。1971年“农业学大寨”,老姑峪村人遵照上级指示,派员出夫,到外村支援农业基本建设,同时组织村中男女老少齐上阵,修建水渠,整平土地,为农业增产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村中无工业,在农副产品方面有很好的发展。从1992年,老姑峪村人发展蘑菇养植业。从济南农科所引进优良品种,利用棉子皮,麦穰为原料,培养出高质量产品。宋道勇等人很快发展起来,并带动了全村,形成蘑菇专业村。因质量好,产量高,招来八方商客,洽谈生意。
村中文化生活丰富。每年春节后,正月十五“办玩”:舞狮子、踩高跷、赶小驴、跑旱船等传统节目招人喜爱村中青少年人人上场,投入演出。穿乡过村,所到之处,观者如潮。通过文化交流,密切了莱博两地人民的关系,传播了许多民间文化。
老姑峪村近邻博山区沙井村,人际交往密切。民情风俗,人们的语言都深受博山人的影响。村民的经济、文化发展都与邻近的沙井村人融为一体。村里的青壮年人有许多夫妇,同车到博山区打工挣钱,他们朝出暮归,长年如此。老年人料理家务,拾掇庄稼。走进农家,不管是贫富,房内摆设井井有条,清洁卫生,再加上主人递烟让茶的热情,让人如坐春风。
1969年,莱芜县电业局、水利局牵线从博山引电进村。同年打机井一口,初步解决人畜用水。1967年,书记带领全体村民与沙井村联合建一条7.5公里长的环山水渠,解决了村东部土地的灌溉问题。1972年,村民建池塘一个,纳水万余方,扩大了水浇面积。1976年,村民投资在村西北打机井一眼,配套修水渠6000米,使村南的薄地变成了水浇田。
1996年,老姑峪村青年们发起,村民自发投资,修筑水泥路3公里。使旱天坎坷,雨天泥泞的乡间小路变成通途。
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村中的木匠瓦工,立即收拾工具奔赴外地,打工挣钱,集资办厂。村民有了钱,村貌正在变化,草房变瓦房,瓦房变楼房。最近刚建的四栋二层小楼,绿树簇拥,遥相呼应,昭示着老姑峪几代人的经济发展速度彩电普及,电话入网,冰箱入舍,农产品出村,在这些交流忙碌中,村人生活日益提高。
佛老公路的畅通,使老姑峪村的经济发走上了快车道,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正在迅速提高。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老姑峪村附近有莱芜战役纪念馆、房干生态旅游区、莱芜龙山、雪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济南香山旅游区、鲁中抗日战争展览馆等旅游景点,有莱芜生姜、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吉山黑鸡、高庄芹菜、莱芜白花丹参等特产,有顺香斋、亓氏酱香源肉食酱制技艺、孟姜女文化传承故事、中元节(莱芜中元节习俗)、蹉地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