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山镇

联合创作 · 2023-09-15 01:02

地名由来:以主岛大洋山岛得名。岛因旧时多羊得名。清雍正《崇明县志》:“山多羊,故名羊山,亦名洋山。舟行泊此,粮尽则祷神借羊。神许,羊辄自至,否则虽多方掩捕不可得。借后必还,故羊日蕃盛。”。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洋山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9年1月,洋山镇被认定为2018年度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

2012年12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洋山镇2010—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洋山镇是嵊泗县西部的一个建制镇,位于长江口和杭州湾的交汇处,扼沪、甬、杭之海上交通要道。全镇由大洋、小洋、滩浒等大小90个岛礁组成,小洋岛距上海海港新城芦潮港17海里,滩浒岛距上海金卫港仅12海里。全镇陆地面积21.36平方公里,其中大洋岛12.74平方公里(本岛6.56平方公里),小洋岛5.02平方公里,滩浒岛0.88平方公里。现下辖城东、圣港、滨海、雄洋4个社区居委会和滩浒1个行政村(新型社区管委会),全镇总人口12130人,常住户5009户,外来流动人口近10000人。

近几年来,洋山镇依托深水港开发机遇,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础,提高品位,调整结构,优化发展环境,稳步发展渔业,做大做强工业,大力发展私有经济,切实抓好第三产业和港口相关产业链的优化发展,扩张经济总量,实现跨越式发展,率先在全县实现现代化。2006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000万元,比2001年增长96.43%、年均递增14.46%;工农业总产值44350万元,比2001年增长1.1倍、年均递增16.2%;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94000万元;国地税收入2274万元,比2001年增长1.7倍、年均递增21.61%。2006年全镇实现渔业产量21300吨,渔业产值13900万元,渔民劳均收入22873元。实现工业总产值30042万元,比2001年增长4.1倍、年均递增38.68%;工业利税总额2547万元,比2001年增长2倍、年均递增24.46%;工业性投入累计完成13330万元。一批新的酒店、商务楼的兴建并投入使用,拉动了交通、宾馆饭店、休闲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壮大。2006年,全镇实现第三产业产值4.5亿元。随着洋山经济的快速发展,岛内外交通便捷,“嵊鹰”1号、“嵊鹰”2号、“茂盛”1号、“茂盛”2号、“茂盛”6号、“飞舟”1号、“飞舟”9号、“仙洲”6号、“泽成”号高速快艇每天往返于泗礁、大洋、小洋、宁波镇海、定海三江、岱山高亭、大衢等地方。依托深水港的开发,带动了全镇商易、饮食、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大洋山

大洋山是嵊泗县洋山镇政府驻地,与小洋山隔海相望,东北距县城菜园镇39.6公里,西北距上海市南汇县芦潮港35公里。岛屿呈螺旋桨状,东西走向,长4公里,南端宽1.3公里北部宽200-300米,陆

历史沿革:

元大德《昌国州图志》卷二载为“三姑(岙)”,卷四载为“三姑山”。

明嘉靖《筹海图编》卷一也载为“三姑山”。

据传,三姑山之名源于岛北的三姑礁(前姑礁、中姑礁、圣姑礁的合称)。

清代以后,多称大羊山、老羊山,由小羊山派生得名。

清康熙《定海县志》卷五:“大羊山:江南、浙江分界,东至左营水汛小衢山,约计水程一百里;南至寨子山,约计水程一百里;西至乍浦官山,约计水程一百里;北至江省小羊山,约计水程十里;西北至大小七山,约计水程二百里。”又载:“大羊山,闽人呼为猴山。”以当时岛上多猴子得名。

1934年设大羊乡,属定海县。

1947年改称大洋乡。

1950年起属嵊泗特别区(县)。

1953年分设为大洋乡、洋东乡、洋西乡。

1958年改为大洋生产大队。

1962年4月划归大衢县,与滩浒山、小洋山、徐公岛合并设洋山公社。

1964年7月复归嵊泗县。

1966年分设为大洋、小洋、滩浒3个公社。

1984年复为大洋乡。

是年12月改置镇。

2001年2月与小洋、滩浒2乡合置洋山镇。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