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镇
地名由来:板桥镇因境内历史上建有板板桥而得名。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板桥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在织金县北部,面积64平方公里。人口2.21万,其中布依、苗等民族占5%。辖13村委会。1949年属复兴镇和德普乡。1953年析设板桥、多吉乡。1958年撤乡并入以那架公社。1962年析建板桥、多吉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1991年合并置板桥乡。乡境有煤矿。产生漆。有小学15所。乡人民政府驻地板桥,在城关镇北11公里,程家河畔。人口450。海拔 1 350 米。明称后则溪,系彝语译音,为地方行政区域名。因村前有木板搭成的桥梁,更名板桥,亦称则溪桥。有公路接站织公路。
历史沿革:
明代时期,板桥镇境域属陇胯则溪。
清代时期,属向化里。
民国初期,属北区。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十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七区多永保联保二保。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分别属复兴镇、德普乡。
1950年1月,属六区。
1958年9月,成立火炬公社。
1959年1月,改管理区。
1961年2月,复为公社。
1992年1月,改为板桥乡。
2016年,撤销板桥乡,设置板桥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