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街道西街村
西街村,地处兴平市城区内,辖5个村民小组,共426户,人口1629人,分别居住在12条街巷内,现有土地135亩,人均耕地0.09亩。东邻兴平城区,西挨兴平市西城办西丰村、潘村,南靠西城办官庄,北与西城办杏花村相连。1995年,被命名为陕西省小康示范村。
(村名来源)1958年,西街村吸纳了辖内98%的农户,成立兴平县城关镇双塔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此时,中共双塔党支部成立,民主选举产生高级社领导班子,设主任、副主任、会计、出纳、共青团、民兵和妇女组织等,人员机构健全。同年,双塔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更名为双塔农业生产大队,下辖三个生产大队,村主任改为大队长,开始共产风,实行军事化,吃食堂。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运动中,西街村在“破四旧、立四新”运动中,因南塔倾斜被拆除,所以改双塔大队为红旗大队。虽已改名,但文书、印章还沿用原双塔大队原型不变,直至1968年。
1982年,第四届人大会议立法,制定村委会组织法,进行民主换届选举,终止文革动乱中的不合法称谓,更名为城关镇西街村村民委员会。
1993年兴平县撤县设市,西街村全名为东城街道办事处西街村。
西街村商住楼西街村位于城区西部,范围主要从西大街到金城路东段至中心大街区间内,以个体经营为主,有村集体商业门店20间,个体工商户158户。主要从事饮食服务、加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各种行业,98%的村民已脱贫,过上小康生活。
(经济发展)西街村充分发挥地处城区的优势,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在村中建起红旗路商业一条街和西关农贸市场南侧综合市场,总建筑面积10200平方米,投资300多万元,建起各种经济成份共存的工商企业324个,形成工、商、建、运、服务俱全的经营体系,使全村经济出现了快速发展的格局。
西街村商业比较发达,尤其是小饮食行业。西街村的面皮以软、筋出名;豆腐脑以鲜、嫩闻名。
(村容村貌)西街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齐全,形成规范的村民议事制度。综治工作及平安创建工作有明显成效,村两委会能及时解决村民之间的纠纷及上访事件。
西大街扩建工程完满结束,街道整洁宽阔,安装路灯。开发的街巷有吉祥村、西街开发商住楼。按照市区规划,村区域地段将是二、三产业发展的黄金地段,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正如村上一位老者所言,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收人高了,村容美了,业余生活也丰富多彩了。
在新的起点上,村两委会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扎实解决好西街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以良好的形象凝聚人心,推动全村各项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开创新局面。
(名人简介)西街村民风淳朴,名人众多:
刘远:生于1954年12月,她是一位德艺双馨、誉满华夏的人才,曾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国家一级演员,曾担任陕西省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是党的十六大代表。
张有德:西关小学老师,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为救高干渠中落水学生,自己溺水而亡。他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至今流传。
孟维礼:出生于1914年。兴平市人民医院妇科中医名医,从小跟随父亲行医,现中医已传第四代。1981年,起连任兴平县第五届至第十届政协常委,咸阳市政协委员,载入陕西中西世家汇集名家。“陕西中医药研究理事会副主任委员”。2006年去逝。
孟国栋:男,孟维礼长子,高中毕业后,随父行医,现为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入选《中华名医》获联合国世界教科文组织 “医学专家”称号。
高从军:男,1957年1月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现任兴平市政府调研员。
西街村附近有汉武帝茂陵、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杨贵妃墓、兴平博物馆、兴平北塔、清梵寺塔等旅游景点,有兴平辣椒、兴平大蒜、兴平关中黑猪、荞麦面鱼子、秦刀剁面、兴平醪糟等特产,有丁兰刻母、茯砖茶制作技艺、蛟龙转鼓、旬邑唢呐、弦板腔皮影戏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