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街镇
地名由来:贺街镇镇政府驻地位于临贺两江流域之间,原称“临贺郡”和“临贺县”。从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的两千多年为县治,后人统称“贺县街”“贺街镇”。
贺州文庙
贺州文笔塔
贺州文庙
贺州文庙
贺州文笔塔
2016年12月,贺街镇入选为第四批美丽宜居小镇示范名单。
2016年10月,贺街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2014年7月,农业部认定贺街镇为第四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贺街淮山)。
2014年7月,贺街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4年2月,贺街镇入选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贺街镇位于八步区中部,总面积 377平方公里,辖24个村委会和3个社区居委会。2005年全镇总人口6.4万人,是广西重点镇。
贺街镇历史悠久,古迹众多,物产丰富,是广西区内外久负盛名的千年古镇和蔬菜水果生产基地。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1952年的两千多年间,贺街镇曾是临贺县、临贺郡、临庆国、贺州和贺县治所。城区内的临贺故城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浮山、桂花井、瑞云山、沸水寺等著名景点。该镇林地资源和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盛产反季节蔬菜、三华李、凤凰梅等农副产品,年种植蔬菜面积 5.4万亩,产量 15万吨以上,水果种植
面积达4万亩,产量超2万吨。
近年来,贺街镇凭借独特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抓住西部大开发和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做好“工业、山、水、特色农业、城镇、商贸旅游”六篇文章,促进经济快速发展。2004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 10. 48 亿元,比上年增长24. 4%;财政总收入1040万元,比上年增长 137. 4%,农民人均纯收入2310元,比上年增长7%。
与此同时,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目前,全镇共有24所小学,3所初级中学,1所区直完全中学,适龄儿童入学率 99.8%,有线电视覆盖率78%,建立健全了以镇中心卫生院为中心的镇、村两级医疗保健网络。全镇正逐步实施五保村建设、贫困残疾户危房改造、奖励扶助农村计生户等民心工程,努力构建和谐发展新贺街。
临贺故城
临贺故城位于贺街镇,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故城包括旧县肚城址、洲尾城址、河西古城、河东古城等四个城址、六大古暮群、寺庙二座及宋代营盘一处,内存有大量富于地方特色的古建筑,包括
贺州文笔塔
文笔塔又称魁星楼,位于贺州市贺街镇境内,是贺州市古代作为学官文峰的象征性建筑物,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塔高五层共27米,占地约80平方米,塔身呈六角形,塔体用大青砖砌身,表面却呈红色
贺州浮山
贺州浮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贺街镇临、贺两江交汇处。相传浮山建寺至今,不管遇多大的山洪,从未被水淹过,浮山始终浮在水面之上。浮山四周悬崖峭壁,奇险无比。拾级而上,山上林木参天,古藤缠树,层石峥嵘。
贺州灵峰广场
贺州灵峰广场,位于贺州市区繁华向阳路上,是贺州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百姓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广场。广场南面是灵峰山,北面是八步区政府,西面是人民会堂,东面是盛隆百货大厦。广场面积为2万多平
贺州浮山寺
贺州浮山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西贺州市贺街镇临、贺两江交汇处,距临贺故城(贺街镇)3千米,距离贺州市区23千米。始建于唐朝,为纪念一陈姓秀才而建,在秀才生辰和忌日,八方乡亲云集浮山
贺州粤东会馆
介绍粤东会馆位于贺街镇河东街,始建年代无考证,清道光二年重建并保留至今。它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古建筑,具有南方古建筑的艺术传统和风格。整个建筑占地面积2331平方米,建筑面积2661平方米。会馆
历史沿革:
西汉元鼎六年(公前111年),置临贺,治今区贺街镇鸭村,以地处临水南流左合贺水而名临贺县,隶苍梧郡。
三国吴黄武五年(226年),置临贺郡,治临贺,隶荆州,下领临贺、冯乘、封阳、建兴、富川、谢沐6个县。
晋武帝时,临贺郡改隶广州。
西晋永嘉元年(280年),建兴县更名兴安县,与临贺依旧隶临贺郡。
永嘉元年(307年),临贺郡改隶湘州。
东晋咸和三年(329年),临贺郡又复隶荆州。
东晋义熙八年(412年),临贺郡再改隶湘州,领县依旧。
南朝宋元嘉十九年(442年),临贺郡改隶广州。
次年,临贺郡又复隶湘州。
南朝宋泰始五年(469年),临贺郡改为临庆国。
宋还改临贺、冯乘、封阳、兴安等县为侯国。
齐又改侯国为县,改临庆国为临贺郡。
梁临贺郡领临贺、冯乘、富川、绥越、封阳、兴安、谢沐、抚宁等8个县,陈临贺郡尚领临贺、冯乘、富川封阳、兴安、谢沐等县。
隋开皇九年(589年),临贺郡废改置贺州,治临贺县,辖临贺、富川等县。
隋开皇十八年(595年),兴安县更名桂岭县,隶连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贺州废,临贺、绥越、荡山等县废省人富川县。
富川县因此改隶始安郡。
同年桂岭县改隶熙平郡。
隋朝封阳县亦先后改隶封州和苍梧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贺州,划辖原隶始安郡之富川县、原隶熙平郡之桂岭县、原属零陵郡之冯乘县、原属苍梧郡之封阳县。
同年,复置临贺、荡山两县。
唐天宝元年(742年),贺州改为临贺郡。
唐乾元元年(758年),临贺郡复改为贺州。
唐末,贺州实辖临贺、桂岭、冯乘、封阳、富川、荡山6个县。
五代因之。
北宋开宝四年(971年),贺州省荡山封阳两县入临贺县,省冯乘县入富川县。
宋末,贺州实领临贺、富川、桂岭3个旧县。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贺州增划辖原隶广州之怀集县(治今广东省怀集县)。
元末,桂岭县废,贺州实领临贺、富川、怀集等县。
明洪武初,临贺县废省入贺州。
明洪武九年(1376年),贺州析出富川县改隶平乐府。
次年,贺州降改为县,改隶平乐府。
以贺江名县。
民国二年(1913年)7月,贺县隶属漓江道。
民国三年(1914年)6月,贺县改隶桂林道。
民国十六年(1927年),贺县直隶广西省。
民国十九年(1930年)3月,贺县改属平乐民团区。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4月,贺县改属桂林民团区。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0月,贺县改属平乐民团区。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3月,贺县改属平乐行政监督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4月,贺县改隶第二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3月,贺县改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1949年11月21日,贺县解放治贺街,镇域设城厢镇,属平乐专区(驻今八步街道)。
1952年,贺县迁治八步镇。
1958年9月,设贺城公社。
1961年5月,改为贺城区。
1962年5月,复改为贺城公社。
1984年8月,贺城公社撤改为贺街镇和贺城乡。
1987年3月,贺城乡并入贺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