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游街道

联合创作 · 2023-09-15 01:13

地名由来:有自海上游至此之意。“海游”之名源于东晋。清《广润重兴记》:“兴宁间,有昙猷禅师……从南海游入正屿……今海游之称,因师海游而得名焉。”。

2021年12月,浙江省民政厅认定海游街道为浙江省革命老区乡镇(街道)。

2021年12月,海游街道被命名为2021年浙江省文化强镇(街道)。

2021年5月,海游街道被列入2021年度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名单(县政府所在镇(街道))。

2014年6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海游街道2012—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海游街道位于县城中西部,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地处交通枢纽,水路两通,交通便利。甬台温高速、上三高速、中国沿海高速、104国道、岭枫一级公路、台州沿海大通道交汇境内。2013年11月,县政府实行行政区域调整,撤销海游镇建制,设立海游街道办事处。撤镇前,海游总面积为148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1万,辖4片5社区63个行政村,是全国重点镇、全国千强镇、全国小康建设明星镇和省级中心镇;撤镇后,海游管辖范围一分为二,总面积变为72.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5万,辖2片7社区40个行政村。2018年,行政村规模调整后,海游管辖调整为7社区22个行政村。2019年初,西区指挥部完成历史使命,撤销西区指挥部,工作职责划归海游街道。2020年底,换届选举后,海游管辖调整为13社区18个行政村。近年来,海游主动适应新常态,全力打造宜业宜居主城区,先后荣获“省级森林城镇”“国家级生态镇”“省级文明街道”“省级示范文明城市”“国家级卫生县城”等称号。去年,主题教育活动中,城西八任书记典型事迹得到省市县各级领导批示肯定,省市县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发文学习,并在全省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城西村八任书记荣获“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荣誉称号。

文化高地

街道辖区群山环抱,珠游溪、亭旁溪穿境而过,汇合成海游港注入东海,自然环境优越,历史底蕴深厚,古有“海国山城、海市上游”之称。历史上著名人物有:北宋著名水利家、两浙提刑罗适,也生在海游马家山,一生政绩卓著;明嘉靖十四年(1535),海游章迁黼中武榜壮元,现存“壮元坛”、“壮元坟”;清光绪三十年(1904),海游章梫登进士,殿试选授翰林院检讨,为清末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胜迹有古刹广润寺。东晋兴宁间,敦煌僧人昙献在瑞云山麓建造普济院,宋大中祥符间赐额广润寺。明代曾两次扩建,规模宏伟。寺院四周,古木参天,竹林掩映。现为三门中学校址,存千佛楼一座。精秘庵位于城北精秘山上,明景泰间为裘圣僧休庵退居之所。城东郊马家山麓有一巨石,面临在溪,潮汐相通。传昔有渔人下海,其母登此望之,故名“慈母石”。宋明之来,慈母石名闻遐迩,代有文人瞻仰,墨客吟诵。马家山有罗适墓,现已修葺一新。县城南山风景区,为居民就近休憩胜地,1980年始建,林茂竹翠,鸟语花香,山腰有葆青亭,山顶有龙山亭可以眺远。

经济重镇

海游作为县城主城区,一直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行政区域调整前,海游的工业经济总产值达97.2亿元,财政总收入为7.6亿元。乡镇撤扩并后,海游地域虽一分为二,但其经济总量及在县里龙头地位仍不可动摇。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5亿元,财政总收入9亿元。近年来,街道始终坚持工业强镇不动摇,以转型升级为抓手,全力打造县城西区工业发展平台,基本形成了以橡胶、机电等行业为主的企业群,涌现出了三变集团、巨力电机、三维橡胶、奋飞橡塑等一批龙头企业。目前,县城西区总占地约为3.77平方公里,企业220余家,经济总量占全县约30%。西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园区日益丰满,可利用土地面积也越来越小。街道正在积极整合西区土地余量,建立闲置土地信息库,对批而未建、建而未投的企业加大处置力度,进一步盘活闲置土地,提升县城西区工业发展空间。

宜居新城

近年来,海游街道围绕县城主城区的功能定位,科学布局发展,基本形成了相互融合又各具特色的三大功能区块。一个是大湖塘新区,我县县政府所在地,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区块日益丰满,且大部分行政单位都在此区块,是我县典型的行政区域;第二个是老城区,人口密集,地段优势明显,拥有人民广场、石羊溪步行街、各类专业市场,是我县典型的商贸区;第三个是县城西区,工厂和企业的集合地,是我县典型的工业区。目前,街道城市形象不断丰满,但各区块发展的空间日益缩小。街道将积极实施“南拓北扩西延”发展战略,加快大湖塘南岸综合开发,拓宽大湖塘区块新空间,推进石岩村省级棚户区改造项目,全力打造省级棚户区改造项目示范点;加快老城区有机更新,全力推进海游港北岸整治,加快城东(新港)、港溪(联合、寺后)等区块土地开发,拓展县城区域;继续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打好韵达的品牌效应,重点做好以企引企文章,大力引进韵达企业上下游产业,特别是要发展仓储、运输、货代以及相关为之服务的生产-务业。

工作中心

海游作为各项中心工作的主战场,县城形象展示的主平台,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县全局工作。海游因其特殊的区域位置,与其他乡镇(街道)相比,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工作任务繁重。海游街道作为主城区,人口密集,任何工作都首当其冲。食品安全、平安创建、综治维稳等等一系列工作,任务数均占全县首位,有的任务甚至占全县70%以上。如出租房整治工作,街道共需整治出租房、合用场所8000余家,占全县总数73%。二是历史遗留问题复杂。海游过去十年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很多“后遗症”。县城西区很多企业都是“先上车、后补票”,各项手续并不完善,造成企业-难、发展壮大难,此外,西区仍有不少土地存在权属不明的问题,扯不清也理不顺。三是管理体制不顺。海游撤镇设街道后,作出县政府派出机构,但仍然承担着乡镇一级政府的工作职能,如街道无执法权,仍被要求进行强制拆违等工作。西区指挥部撤并后,管理职能归属海游街道,但无相应的专项经费补助,以致工作难以推进。

龙母山风景名胜区

龙母山风景名胜区龙母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海游镇叶家村,在湫水山东北麓,距县城18千米,面积约3平方千米,南到龙头岗,北到叶家村西面的园里溪旁,东到仙人山山脚,西到山西殿遗址。主要包括园里溪上游、

历史沿革:

唐武德四年(621),置宁海县,县治在今海游石鼓头。

清雍正六年(1728)属宁海县南乡海游庄,1928年属海游镇。

1949年2月17日三门解放,成立海游镇。

1950年分属海游镇及上叶、悬渚、头岙、葛岙、枫坑、园里、晏站7乡。

1956年调整为海游镇和悬渚、头岙、葛岙3乡。

1958年改建为管理区。

1961年改制为公社。

1966年增设上叶公社。

1981年分建6居民区:水上亭、光明、石羊、南山、桥南、龙山。

1983年改建海游镇、上叶、悬渚、头岙、葛岙4乡,海游镇辖6居委会,13村。

1992年5月将上叶、悬渚、头岙3乡的全部辖区和葛岙乡的王家、祁家、晏站等6村并入,全镇辖6居委会,57村。

2003年10月撤销6居民区改为5社区,分别为广润、蟠龙、平安、石羊、龙山社区。

2004年,将珠岙镇的北山、前郭、梅村、南岙、下谢等6村并入,全镇辖5社区,63村。

2013年11月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海游镇,分设海游街道、海润街道;海游街道辖7个社区,40个行政村。

2018年行政村规模调整,辖7个社区、22个行政村。

2020年村改社区,辖13个社区、18个行政村。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