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庄街道石湾子村
2021年12月,石湾子村被确定为第一批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
2021年6月,石湾子村被确定为100个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培育创建名单。
2017年12月,石湾子村入选2017年山东省卫生村名单。
石湾子村位于莱城东21公里处。南接莱马路,西临铁车村,北靠旋车沟村,东接大沟村。共596口人,598亩土地。
徐氏墓碑记载,清初徐姓由张里街迁此建村。因村东沟中有一碗状巨石,曾名“石碗子”。后谐音为石湾子。村中有莱芜战役指挥所旧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清康熙《莱芜县忐》记载:“铁车保•石湾子”.民国初年,石湾子村属莱芜第五区管辖;1941年莱芜划为莱北、莱东和新甫三县,石湾子村隶属莱东县:1945年恢复莱芜县建制,重归莱芜县管;1946年以数字名区,属第八区;1958年撤区划乡,属铁车乡;同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辖于辛庄人民公社;1984年归辛庄办事处铁车乡管;1985年撤处划乡镇,归铁车乡;2000年铁车乡并入辛庄镇,属辛庄镇管辖。
石湾子村有九大姓,以徐姓为多,有“十人六徐”之说。明朝曾有周姓,战乱被灭,只留神户至今。近年添倒插门的陈、许两姓。村民世代依山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苦耐劳,善良纯朴,富有经济头脑。村庄水源充足,以种植为主,多有果园,种植苹果、蜜桃,辅以玉米、小麦、地瓜、花生,20世纪90年代曾为雪桃基地,年产几十万斤,个大色好味甜,远销省内外,后改种生姜,因土质含沙,生姜鲜亮。石湾子村几乎家家种姜,最早起家的种姜大户徐太荣年年种植10余亩,效益可观。村民户户养母猪。有几户常年养羊、养牛,丰盛的山场草叶让牛羊肥得流油。
20世纪70年代前,村庄交通闭塞,外出只能肩挑手提。1947年莱芜战役时,陈毅司令员坐镇石湾子村指挥,就是沿着曲折的河道逆流而上的。战斗历时3天,歼敌6万余人,被誉为解放战争第一役,是毛主席运动战的光辉典范。战斗中,敌机在村子上空盘旋掷炸弹炸指挥所,由于四面环山无法低投,村东村西被炸了两个大坑。整个战役前后,石湾子村民群情激昂,积极支前,妇女们在孟光英、侯学英的带领下,筹粮筹款做军鞋,支前忙后护伤员,为莱芜战役的伟大胜利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受到陈毅司令员的赞扬,亲历当年战火的侯学英、吕德增等老人依然健在,每当与游人话起战役,无不动容。
其实,早在1942年,石湾子村就是我军的“粮仓”。1942年和1947年两次被敌军焚烧成墟。战乱年代,村民保家卫院,在寄母山顶修山寨,誓盟为家园尽力,今存永垂不朽碑为建修山寨碑记。村里出现了4位烈士和5位县、地级干部,至今说起,村民仍感光荣,
石湾子村物产丰富,盛产花生、生姜、蜜桃。由于山多路少,经济不发达1977年013省道通过家门口,开阔了村民眼界,激发了修路热情。1990年年仅3l岁的徐圣功担任村支书后,抡开膀子大干一场,硬化了村干道,修了3座桥,改造河道,填河造田,通水通电通广播,调整产业建果园、种生姜,实实在在地为村民做了6件大事。随着莱马路的开通,家门前的车一天天多起来,村里的“两个文明”结出了硕果,获得省、市奖牌不计其数。
石湾子村注重人才培养,投资兴教。1955年建完全小学,亓增河任校长;1985年铁车乡建立后,投资20多万元搬迁至村南。占地5000多平方米,建造4排计40间前出厦瓦房,更名为铁车乡中心小学:1997年被评定为区级规范化学校。村里先后出了火中专生13人,李玉星博士更是村民的骄傲。
石湾子村道路全部硬化,顺直宽阔。瓦房成排,绿树成行。寄母山景色秀丽,村东河建起的9道拦河坝蓄水泄洪,5座跨河桥倒映水中,再加上排排白杨,片片绿柳,美不胜收.山青青,水青青,天空明朗,空气清鲜,不愧为休闲美境,石湾子村环境优雅,村富民强,明天将是一个更加文明富裕的新乡村。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莱芜战役指挥所旧址
莱芜战役指挥所位于莱芜城东46华里的莱芜市莱城区辛庄镇石湾子村,东临沙河,与寄母山隔河相望,西为西风山,南靠包头山,北依青龙山。石湾子村拥有小桥流水,更有迷人的传说。村东河内有一巨石,上有一
石湾子村附近有莱芜战役指挥所旧址、钢城大汶河国家湿地公园、棋山省级森林公园、汶源风光区、山东巧夺天工红木博物馆、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有莱芜鸡腿葱、莱芜黑山羊、莱芜大蒜、莱芜花椒、炒木樨肉、双烤肉等特产,有莱芜梆子、花鼓锣子、鼓子秧歌、济南羽毛画、章丘芯子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