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疃镇
地名由来:据传说,该乡镇西边有一古塘,中间有滩,老鹤常宿于此,转取名“鹤滩集”,后人写为“贺疃集”,故得名。
贺疃镇位于潘集区西北部,北与蒙城、怀远县隔河相望,西与凤鈶县接壤,为三县一市交界地,俗称“鸡叫闻三县”。全乡总面积66.94平方公里,耕地57045亩,全省唯一一条没被污染的河流——茨淮新在该乡境内6.8公里由西向东穿流而过以东一支、西一支、西二支防渗为骨干的水利基础设施,水土保持良好,03年被安徽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领导小组命名为“五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该乡辖14个行政村,96个自然庄,人口28928。是潘集区西北部典型的农业大乡。
多年来,贺疃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因地制宜、抢抓机遇、团结拼搏、探索创新、求真务实、勤奋为民,全乡政治稳定、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近年来引进13个水稻中籼新组合和12个小麦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合我乡种植的隆安优8号、新两优6号和农丰1号等优质小麦新品种;高质量完成5000亩小麦精少量机械化化播种技术示范及小麦氮肥后移优质高产栽培示范,亩节约良种8公斤。引进绿稻栽植500亩,亩均增效100元;繁育稻种500亩,亩均增效100元-150亩。通过良种繁育,优质品种推广,特种稻引种,科技栽培等。亩均增产100公斤,亩节本增效80元。在全乡范围内扶持养羊、养猪、养甲鱼、黑鱼等特种水产品养殖大户上百户,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在陈倪、塘东、唐集、古路岗、均刘等村发展稻田养蟹、鸭稻共育高效生态农业。今年又在唐集村示范开展水稻软盘育秧和机械播种50亩,成为全区首家进行机械插秧的试点乡镇。
在抓好农业生产的同时,乡政府还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806万元,完成2000年、2003年农业开发项目东一支、西一支、西二支、三支防渗渠建设,总长达18300米,配套建成桥、涵、闸、斗门、渡槽等建筑物410处,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提高,综合能力显著增强。投入资金1200万元。完成泥古路贺关路6650米,福洵路2800米、王桥路1200米、斜井路4800米、贾庄路1500米和70公里的乡村道路改扩建及维护。投入资金120万元建成史圩、陈倪、唐集、贾庄四个小学的教学楼。结合秦万塌陷区搬迁安置,不断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目前,全乡上下人心思进,人心思奋,唱响发展主旋律,鼓足干劲搞建设,多办实事勤为民。
历史沿革:
1962年底为贺疃公社。
1983年为贺疃乡。
2013年改为贺疃镇,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