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连镇
地名由来:因村初处北山马尾松林边缘而得名马林村,后演化为马连村,镇人民政府驻此村得名马连镇。
马连镇位于乾县东南部,东邻礼泉,南接兴平,西毗武功。总面积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760亩,其中果园面积8277亩。全镇辖18个支部,539名党员,10个行政村,121个村民小组,6081户,27422人。全镇以红仙桃、苹果、旧房拆除、板材加工业、畜牧养殖为主导产业。
马连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宝鸡峡总干渠穿境而过,灌溉条件非常便利。乾兴公路贯穿境内,南距陇海铁路12公里,北距312国道15公里,镇内村村通水泥路,交通极为便利。村村通电话,移动网络无缝隙覆盖,通讯设施先进。文教卫生等社会福利事业设施完备,人员业务素质较高。
近年来,马连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突出跨越式发展主题,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统揽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红仙桃、生猪养殖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农业;积极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支持民营企业扩大规模,建成了陕西精工橡胶工业总公司、陕西西强机械铸造厂、雪王面粉厂、马连三元种猪场、鹏斌屠宰场、陕西华盛木业有限公司等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发挥区位优势,发展壮大旧房拆迁业和木材加工业,建成了西北地区最大的旧木材市场。初步形成了工业规模化,农业区域化,三产特色化的经营模式,全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协调快速发展。200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4亿元,较上年增长10%,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100元,为实现和谐马连、平安马连、小康马连的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沿革:
元、明、清时属赵和里。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薛王联保。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薛王区(三区)。
1956年3月,撤区并乡成立马连乡。
1958年9月,马连、薛录、大墙3乡合并建成卫星公社。
1961年,撤大县,卫星公社析为薛录、大墙2公社,马连属薛录公社。
1971年5月,成立马连公社。
1984年,改设为马连乡。
1998年,撤乡建马连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