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街彝族乡

联合创作 · 2023-09-28 10:25

地名由来:十街彝族乡因乡人民政府驻十街(村)得名。十街在明清时称甸末市,以逢五、十赶集,又因两条街道纵横交错,呈“十”字状,故称十街。

在草长莺飞的马头山下,在风景怡人的十街河畔,甘蔗成林,稻花飘香,这就是美丽的十街彝族乡。她位于易门南部,距县城36公里,与晋宁、峨山两县接壤,俗称易门的“南大门” 。总面积 160.7平方公里,属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四季温暖少寒,春旱夏湿分明,雨热同季,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全乡拥有8个村委会,88个自然村,一万三千人口,是市12个民族乡之一。她是一个正处在发展中的新兴乡镇。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之下,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取得了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开放的经济格局已初步形成。十街乡不失为开放投资的热土,热情好客的十街人民诚挚地欢迎各界人士到十街投资开发,共谋发展。

历史沿革:

明隆庆元年(1567年),十街彝族乡境域为南乡。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属保西乡。

清宣统三年(1911年),属南区。

民国二十年(1931年),属二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属汇川乡。

1949年10月,建汇川区。

1950年10月,属二区。

1958年11月,称易都公社。

1960年,称十街公社。

1961年10月,设十街区1963年2月,属二区。

1969年12月,属红旗公社。

1979年12月,属浦贝公社。

1984年1月,从浦贝公社分出,设十街区。

1987年12月,改为十街彝族乡。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