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屯镇

联合创作 · 2023-09-16 01:51

地名由来: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张氏自胶州西关迁来立村,后因村民大多种瓠子瓜,人们便俗称村名为瓠子屯,又因瓠子的学名写作葫子,人们便将村名写为葫子屯,也有误写为胡子屯的。新中国成立后,简称为胡屯。镇政府驻地胡屯村而得名。

2020年3月,胡屯镇入选2019年度山东省省级耕地保护激励乡(镇、街道)。

胡屯镇位于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城北20华里,北接高唐,南邻茌平县城 。乡域总面积58.5平方公里,耕地6.18万亩,辖55个行政村,总人口3.05万人 。

-

胡屯镇概况

胡屯镇,距济聊馆高速公路、济邯铁路只有5分钟的路程,且105国道冯韩公路、环镇跑纵横镇境,1小时 胡屯镇位置上天(距济南机场、高速公路90公时里),4小时下海(距青岛、高速公路400公里)5小时进京,30小时达香港(京九铁路)。辖区属黄灌区,徒垓河贯穿全镇,水资源丰富。4000KV变电站,5000余门程控电话装机容量以及金融,文教卫生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

经济发展

胡屯镇以蔬菜、水产、畜牧、林果、食用菌为主的农业支柱产业,可提供丰富的农业资源,全乡万亩棚菜畅销北方市场,食用菌加工食品飘洋过海远销西欧等国家。

胡屯镇对外开放的窗口--胡屯乡民营工业区,紧靠105国道,总规划面积410亩,已实现路通、电通、通讯、“三通”,电力充足,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经济环境,优惠的入园政策,吸引了密度板产业、机械加工、化工、纺织、食品、新型建材等十几个项目在此安家落户,工业区已初具规模,成为中外客商竞相投资的热土。

工业

胡屯镇对外开放的窗口--胡屯乡民营工业区,紧靠105国道,总规划面积410亩,已实现路通、电通、通讯、“三通”,电力充足,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经济环境,优惠的入园政策,吸引了密度板产业、机械加工、化工、纺织、食品、新型建材等十几个项目在此安家落户,工业区已初具规模,成为中外客商竞相投资的热土。

农业

胡屯镇食用菌生产,加工有近20年的历史,形成以南于、吴杨为中心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其中以南于为中心的金针菇生产基地,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金针菇种植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年生产2000吨,年生产、加工能力20万箱,全镇有金针菇生产加工业户20余家。胡屯镇金针菇经山东省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委员会评审,认定为山东省无公害农产品,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该产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要求,并获得“绿康源”牌无公害生产标志,产品销往内蒙、河北、东北等全国各地。以吴杨为中心的平菇生产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全乡现有平菇棚1200个。 食用菌胡屯镇在蔬菜生产中,抓好基地和示范村建设,形成以薛庄村为中心的西红柿生产基地和以河西刘村为中心的韭菜生产基地,并形成胡屯乡的主导产业,小拱棚西红柿每亩效益3000—4000元,韭菜每亩收益3000余元,全镇小拱棚数量达到1万多个,冬暖式大棚500个、露地菜13000亩、桑树500亩。茌平县农科所所长杨长志精心培育出脱毒大姜 “茌平一号”原种品质好、产量高,亩产5000斤,亩收入3万元,并形成200亩的脱毒大姜原种繁育基地。

徐河口三英烈士墓

徐家三烈士纪念碑位于茌平县胡屯镇徐河口村西南1公里处,是为纪念徐宝珊、徐宝璧、徐宝珍三兄弟而建。徐宝珊(1909—1942),山东省博平县人(今属茌平县)。出生于一个富裕农民家庭,受过高校教

历史沿革:

春秋时属齐地。

隋代始属茌平县。

民国时期属东昌道。

1949年10月,属原博平县五区之一的韩屯区管辖。

1953年1月,设立胡屯区。

1956年3月博平县划归茌平县管辖后,胡屯归韩屯区管辖。

1958年1月,设立胡屯乡。

1958年9月更名为胡屯公社。

1984年7月,改为胡屯乡。

2010年5月,撤乡设胡屯镇。

2019年茌平撤县设区,属聊城市茌平区管辖至今。

浏览 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