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镇仲恺村

联合创作 · 2023-10-10 13:19

仲恺村委会

在海南岛东北部顶端,邻近琼州海峡东营渔港,位于北纬20°02’,东经110°24’的地方,有一个全琼闻名的革命老区村庄,那就是灵山镇仲恺村。这个村总面积为1.22平方公里,折合为1800多亩,其中:农田耕作面积1200多亩。这里生活着郭、邝、严、周、张、洪、林、冯、陈、李、黄、刘、庄、甘、唐等15个姓氏的居民,总人口(包括外出人口)有2100多人,其中户口在籍的1582人,全村人均占有农田面积不足0.6亩,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地方。仲恺村是个行政村庄,分别由“罗陈村”和“橹梧村”两个自然村庄(以下简称为“两村”)组成。现有8个经济合作社,其中:罗陈村有红光、郭宅、大村、后村、后排5个经济合作社,橹梧村有北排、东排、西排3个经济合作社。两村是紧靠在一起的,田连着田,村依着村,一条大铜溪及一大片田野将两村与外村隔开,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社区。自古以来两村人民休戚与共,婚嫁互通,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兄弟村庄,因此周围村庄的人们习惯地把两村以铜锣和大鼓来相配,俗称为大铜(罗陈)大鼓(橹梧)村。

两村已经有了一千多年历史。据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海南师范大学王俞春教授编著的《历代过琼公传》一书介绍,林姓渡琼始祖为林裕,原籍福建省福清县太平乡平原里。唐光化三年(公元898年),林裕被赐进士授琼山县知事,夫人陈氏和儿子林堂随之渡琼赴任。林裕理民廉明,后诏升为琼州府同知。林裕因病卒于任上,时逢中原多故,兵荒马乱,妻儿无法回归福建故里,遂居琼州府城西关(今海口市琼山区工人文化宫)附近。儿林堂生一子名辨,辨生五子思范、思筠、思筵、思篇、思勤。后因家庭人口众多,五思公兄弟为了谋生-分居琼州各地,其中大子思范公居东头(墟)橹梧村。这一历史记载说明了早在唐代已经有先人在两村这块土地生存,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直到清代“康乾盛世”期间,橹梧村林炽率林姓子孙,于乾隆三十一(1766)年大修林氏祖坟,留下了5块祖坟碑记,从此两村先人陆陆续续给后代子孙留存下各姓氏的族谱、祖坟的碑记,以及庙宇、水井、牌坊等石碑和木质匾牌,也就是说两村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仅有三百多年。尽管这些文物留下的文字信息并不是很多,有的仅有廖廖几字,但它们却是实实在在地见证着,三百多年以来两村的历史发展过程。

仲恺村所有土地都是南渡江洪水冲积而成的。海南解放以后,为了帮助仲恺村发展农业生产,上级政府特派来海南区地质局和琼山县打井队,来仲恺村打自流井或深井抽水灌溉时,从地下几米深之处,挖出大量的海生贝壳和珊瑚,从这些地质资料中可知,远古时代,这里是南海的一部分,后来不知道经过多少年的地质变迁,慢慢地它就变成了一片浅滩。到了唐代琼州知府林裕的玄孙林思范公来橹梧村安家居住时,这里除了几处高地以外,其他低洼的地方就像现在的演丰、曲口一带海滨,生长着大片类似红树林一样的橹树和梧树,橹梧村村名便因此而得名。又从那个时候开始,一千多年以来一年又一年台风的冲击,引发了南渡江一次又一次的洪水,带来了大量的泥沙,终于填平了这一块南海的浅滩,使之露出水面。又加上两村先人一代又一代不停的平整,最后才形成两村人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地。

仲恺村附近有海口白沙门公园、琼州文化风情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东寨港红树林、海甸岛、苏寻三乡人民革命纪念亭等旅游景点,有海南碳烤生蚝、美兰三角宁地瓜、荔枝花蜂蜜、椰子食品、海胆、清蒸后安鲻鱼等特产,有妈祖祭典(海口天后祀奉)、妈祖祭典(海口天后祀奉)、洗龙水等民俗文化。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