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春街道
地名由来: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此处建有茶园,满园春意盎然,故命名为“满春”。
满春街位于汉口六渡桥商业闹市中心,东接民权、民族两街,南濒汉水,北连中山大道,西临汉正街,交通便利,物流畅达。闻名全国的东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和大夹街服装市场均在街辖区内,成为汉正街向外延伸的源头和商贸云集的中心地带。全街总面积0.3平方公里,分设8个社区居委会,共有常住居民8809户,25469人,登记的暂住人口4980人,日均流动人口数以万计。
满春街属于典型的商业老城区,地狭巷多,人口密集,商业网点稠密。现有大夹街服装市场、库玛服饰交易中心、泰源轻纺城、旺角窗帘大世界、双龙服装辅料城、威凯童装城、威宝轻纺城等以服装为主,布匹、辅料为辅的大中型市场22个,市场营业面积近30万平方米,各类经营户4000余户。几年来,街道在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的同时,紧紧抓住服务和促进经济发展这个中心,根据辖区商业网点密集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税源经济,数年保持2位数的增长幅度。街道多年都保持区“绩效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并连续15年被评为市、区“文明街道”。
近年来,街道党工委注重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和战斗堡垒作用,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通过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深化反腐倡廉素质教育等,使全街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加强。街党工委多年获区“红旗党工委”荣誉称号。街道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也在全市颇具影响,业余京剧团参赛曲目多次在全国获奖,街锣鼓龙灯队年年参加“龙拜江城”等大型民俗活动,享有较高声誉。
2000年初,满春街作为全国社区建设试验街,率先在全市启动社区建设的试点工作。在完成社区组织构建工作的基础上,从理顺关系、转变街道职能入手,在创新社区管理机制、规范社区工作职能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总结探索出了一些很好的经验和作法,得到国家民政部和省、市、区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曾接待了300多批次来自北京、上海、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的同行来此参观考察和指导。2002年,满春街在全街实施“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并大力开展了创建“示范社区”活动。2005年满春街在小夹社区试点“门栋自治”,创建了推进居民民主自治、建设和谐社区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新途径,并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自主创新奖”。自2006年7月开始,满春街通过构建“都市田园”这一活动平台,成功地探索出了“街道、社区、社区志愿者协作供给社区绿化”的新模式,有效地解决了社区绿化的供给和长期养护问题,破解了后“883”管理难题,为构建社区环境创新长效管理机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2008年,满春街又在全市率先试点社区“八大员”整合工作,尝试为全市社区专干整合,强化社区公共服务、协管功能,促进社区自治功能回归提供有益探索。
(adsbygoogle =window.adsbygoogle ||[]).push({});
历史沿革:
辖区早年为河滩之地,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汉水入江口一带被称为集稼嘴。
此后大量乡民汇集在集稼嘴以北,定居在芦苇丛生、满目沼泽的滩涂之上,经常遭受水灾侵扰。
明崇祯八年(1635),汉阳通判袁负责筑起汉口第一道防水堤(又称袁公堤),沿堤形成宽约两丈的壕沟,即玉带河。
为了往来方便,人们在河上架起木桥、石桥32座分别起名六渡(今长堤街以北,孙中山铜像侧面)、九如、广益等。
清末,境内长堤街到六渡桥一带仍多为湖塘洼地,1907年开辟后城马路(今中山大道上、中段)后,湖塘洼地逐渐干涸,四乡农民陆续迁入此地填土建屋,逐渐形成街巷,与长堤街垂直形成的三条小巷,被称为芦家一、二、三巷;民国初年,一张姓浙江人于此地搭台唱戏,名江浙公所,后改称满春茶园;其附近的一条街(今大夹街北面,西起汉正街,东至民族街)被称为“戏子街”。
1927年,汉剧艺人在“戏子街”设立汉剧工会筹备处,临济宗也得到重建,改为尼众丛林,名棲隐寺。
1953年辖区内设有大夹、得胜、满春3个街道,属江汉区;1957年4月,撤销得胜街道,并入大夹、满春街道;1960年两街道合并成立江汉区人民公社满春分社;1961年恢复大夹、满春街道;1966年,满春街道、大夹街道分别改为红星街道、红河街道;1970年,红河街道、红星街道合并为红星街道;同年更名为满春街道,属江汉区管辖。
1991年满春街道进行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东到集稼嘴、西抵汉正街延安里、南临汉正街沿河大道交汇处、北至大夹街,拆迁居民、企事业单位750多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