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桥乡
地名由来:五代十国时,此地颍河上无桥通行,两岸来往不便,当地程姓居民斥资在颍河上建桥一座,桥面用黄土铺设,得名黄土桥,后简化为黄桥,村以桥名。
2022年12月,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认定黄桥乡为河南省第二批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桃)。
黄桥乡位于县城西部,东与城关毗邻,西隔颖河与泛区相望,南与迟营接壤,北与红花相连。漯双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乡辖17个村委会,32个自然村,125个村民组,3.2万人,耕地面积44485亩,总面积40平方公里,人均耕地1.4亩。
黄桥乡历史文化悠久、人民勤劳朴实。境内有春秋战国时期陈令公墓遗址和汉墓群遗址。历史名人湖广黄安县令王云明(王猴)出生于后石羊村,其墓被列为县级文物。相传,前、后石羊和东、西斧柯村名因鲁班用斧头传羊而得。黄桥大闸,大桥并肩坐落于此,大闸上题有“春风杨柳万仠条,六意神州尽舜尧”的诗句,描述了黄桥人民艰苦奋斗,敢于创业的精神。自1975年建 乡以来,全乡人民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励精图冶,艰苦创业,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近几年来,黄桥乡党委、政府坚持“优化农业富群众、强化企业壮财政,改善环境树形象,招商引资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使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了一个发民的崭新时期。国民经济快速发民,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3年上半年,全乡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52亿元,实现乡财政收入287万元。
黄桥乡农业发展迅速。路、沟、井、渠配套合理,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境内有颖河和东风运河,节制闸4座,路、沟、渠数十条,水源充足,灌溉方便,旱涝保收田面积4.4万亩。农作物以小麦、杂果、蔬菜、棉花、花生、玉米为主。近年来,农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粮经比例调整到45:55,复种指数达到280%,种植模式以麦棉套种和洋葱套种玉米、西瓜、花生为主;同时,积极发展以桃为主的杂果面积有1.5万亩,远销广西、广东、江西、浙江等省市,亩均效益 在2600元以上;畜禽养殖以生猪养殖为主,年可出栏生猪5万头,并形成了以肖横为主的波尔山羊养殖基地。
乡镇企业发展较快。乡党委、政府按照“净化环境,优化政策”的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形成了酿酒、板材加工、冷冻储藏、塑膜生产、果品加工、石油经营等6大支柱产业,以泰然塑料制品厂、珊妮果品公司、金鑫木板厂等为主的企业有141个。
历史沿革:
1975年由红花集、迟营、艾岗、西夏亭四个公社析置黄土桥公社。
1984年为黄土桥乡。
1994年为黄桥乡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