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阳镇
地名由来:巴阳镇因境内曾是巴蔓人居住地,又因地处长江巴阳峡,故此得名。
巴阳镇基本情况
全镇七个村,60个组,4609户,16526人,其中有劳动力9488个,男5075,女4413,长期外出在市外务工3653人;幅员面积5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545亩,其中田4700亩,坡地2845亩;林地面积38859亩,重点公益林12020,地方性一般公益林16854,商品林面积9985亩,退耕面积9159亩。
一、基础设施:有三座水库,山坪塘347口,人饮池450口,村级公路120公里,有省道横穿其中7公里,有长江水道15公里从境内通过。有固定电话2000门,移动电话5000部,安装自来水1550户,占总户数的30%。生态家园沼气池建设312口。
二、产业建设:农业以水果为主,借助退耕还林机会完成柑橘和枇杷14000亩,其中枇杷6000亩、柑橘8000亩。库区柑橘产业建设规划在我镇再建8000亩,于2010开始实施;枇杷规模再扩大4000亩,力争在两年内突破10000亩。为促进产业发展,成立了柑橘专业合作社、帮农枇杷专业合作社、绿翔榨菜专业合作社;全镇有养猪专业大户5户、养牛专业大户5户、养羊大户15户,家禽养殖大户4户,其中注册的5户。
三、企业发展:有煤矿、绢纺厂、页岩砖厂、预制板生产厂各一家,企业年产值达3600万,个体工商户350户、营业额达500万元。
四、城镇化:中心集镇一个,占地0.2平方公里,建房面积30000平方米,休闲广场2500平方米,绿化面积2200平方米,街道硬化面积4000平方米。利用移民、二级路、高速路、易地搬迁、扶贫等机遇建有七个居民点,有巴阳、楼子、永利、望丰四个村赶集,人气商气旺盛。
五、社会事业:机关有公务员24人,工勤人员1人,事业编制18人。机关内设6个办公室和一个社保所,一个农技服务中心和一个文化站。
基层组织。七个村,享受财政补助的19人,离退休村干部有51人享受财政年定额补助金。基层党支部11个,有党员585人,农村党员502人,机关事业83人。
教育。有小学七所,27个班,在校生1171人,教职工90人,专任教师80人。中学一所,在校生587人,教职工29人,其中教师2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毕业率100%,初等教育完成率99。6%,青壮年非文盲率95%。成人学校一所。
卫生。在册职工16人,其中有一个中心院和三个卫生点,有新型农村卫生医疗点13个,院内有X光机、B超、手术室、化验室、心电图等设备,有住院病床20张,2008年可达到100万元。有13762人参加农村新型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3%。
民政。有敬老院1个,五保家园2个,集中供养28人。民政优抚对象94人,城镇低保50户、60人,农村低保156户,336人;2007年登记注册稻草基金一个。
计生。统计有人口17601人,有育龄妇女4784人,其中已婚3600人,采取节育措施2980人(当年42人),独生子女-270人,其中当年-79人、办流动人口证90人。有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84人。
(adsbygoogle =window.adsbygoogle ||[]).push({});
历史沿革:
清光绪年间,属南浦县北岸崇善里木古甲。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5月,属竹溪乡。
1952年3月,置竹阳乡。
1958年1月,从竹阳乡析建巴阳公社。
1984年5月,巴阳公社改为巴阳乡。
1992年10月,巴阳乡与莲花乡合并建巴阳镇。
1995年10月,巴阳镇析设莲花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