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王镇
地名由来:因辖区内有高句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于义熙十年(414)为其父亲(十九代王)“国岗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立的记功碑,简称太王碑,故而得名。
2014年7月,太王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0年3月,太王镇入选第一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
集安市太王镇位于集安城区东二公里,地处长白山下老岭山脉。东与青石镇毗邻,西与集安市黎明街道、麻线乡接壤,北与通化县和清河镇相接,南邻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属于边境城镇。
太王镇境内东西长33.7公里,南北宽16.2公里,总面积378.42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81个居民组,9493户,总人口29457人,辖区内有3个火车站,两个乘降所,其中始发站集安火车站在太王镇政府办公楼以北100米处。每天有开往通化的客运列车两次,通化开往集安的客运列车两次,集安开往朝鲜满浦市的国际列车一次。303国道,集青公路都经本镇通过,每天有几十次客运汽车直达或开往通化、长春、吉林、抚松、白山、哈尔滨、沈阳,交通十分便利。
太王镇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热多雨,气候适宜,素有吉林小江南之称,年平均气温6.3最高极端气温37.7℃最低极端气候-26.6℃,无霜期155天—160天左右,年降水量为739—1273mm;最低处海拔仅为100米。
太王镇主要资源有林木、矿产、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山地面积为18089公顷,有林面积为17736公顷。耕地面积为128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87%,珍贵树种有天女木兰、灯台树、刺板松、红松、白松等。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有东北三宝之一的野山参、长白山林蛙、野鸡、野兔,还有山芹菜、刺嫩芽、蕨菜、山胡萝卜等多种山野菜;榛蘑、大腿蘑、元蘑、榆黄蘑等6个品种的食用菌类;山葡萄、山核桃、猕猴桃、园枣等十个品种的山野果;有穿龙骨、木通、天南星、细辛、党参、天麻、五味子等上百种的中小药材。
太王镇的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铅、锌、铁、硫、安碌石、重晶石、水刷石、石灰石等。
太王镇的水资源较好,水质较高,小荒沟河、大荒沟河、小青沟河、大青沟河四条支流汇集成通沟河,通沟河上可以建小型旅游梯级电站,四条支流发源处都有泉水四季长流,是开发纯净水的最佳水源。
夜袭阳岔工事区战斗遗址
夜袭阳岔工事区战斗遗址,位于集安市太王镇阳岔村沟里。现有铁路桥1座,日伪修建桥头碉堡1座及日军工程师住所1处。目前,该铁路桥仍在使用。老岭河流经此处,河水清澈纯净,为集安市区主要水源地。通集
东岔抗日根据地遗址
东岔抗日根据地遗址,位于集安市境内老岭山区,东起今太王镇阳岔村小青沟,西至今台上镇双岔村,南起今大路镇、榆林镇、麻线乡,北至清河镇,方圆600多平方公里。该区域面积广阔,自然生态保持良好,人
下解放桥头堡旧地
下解放桥头堡旧地,位于集安市太王镇下解放村,距市区以东9公里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遗迹。如今仍是重要的边防区域。遗址保存较好,该桥头堡位于集安市太王镇下解放村,距市区以东9千米处。始建于1
历史沿革:
清朝光绪二十八年(1902)由桓仁县划归辑安县,仍属蕴和保,民国时期为一区东岗村,伪满初期为一区河西村管辖,1937年为辑安街太王区,1945年解放后为城关区(一区)太王村,1956年设太王乡、羊鱼头乡隶属集安镇,1958年6月两个乡合并为太王乡,1958年9月太王乡、麻线沟乡、与辑安镇合并,成立红旗人民公社,1958年12月更名为辑安镇人民公社,太王一带为太王管理区,1961年5月更名为城区人民公社,1962年3月将城区人民公社调整为辑安镇、太王、麻线三个人民公社,1965年为集安县太王人民公社,1983年3月更名为太王乡,1988年4月属集安市,1993年11月成立以太王乡为主要区域的集安经济开发区,1996年12月将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太王乡合并为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实行一个机构,两个牌子,对内称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对外称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太王乡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为副处级建制,不久,又恢复了太王乡党委和政府的建制,对内称开发区农村经济管理局,对外称太王乡人民政府(2001年9月撤销了开发区农村经济管理局的名称),1996年12月果树场乡并入了太王乡,1999年12月阳岔镇并入太王乡,2001年10月太王乡与开发区由“区乡合一”体制改为“区辖乡”管理体制,2002年6月更名为太王镇,名称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