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湖街道
地名由来:因辖区内的青竹湖水库而得名。
2007年1月,环境保护部授予青竹湖街道第六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青竹湖镇和新港街道成建制合并设立青竹湖街道。新设立的青竹湖街道由原青竹湖镇和新港街道合并而成,辖区面积达到34.15平方公里,管理12个社区,3个村,常住人口达到4.2万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镇地处湘江东岸,长沙市北郊,青竹湖镇土地肥沃,农业经济活跃,种植业以水稻、油菜、高粱、玉米、蔬菜为主,养殖业以牲猪、牛羊、禽类、鱼副业为主。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青竹湖镇是与省会长沙北大门相邻的乡镇之一,近几年来,承蒙各级领导重视,在省财政厅对口联系扶持下,突出特色,科学规划,精心运作,发展较快。
青竹湖镇资源丰富,“丁字湾的麻石”已是家喻户晓,“长沙窑遗址”让人思古流连,“书堂山洗笔泉池”、“麻潭山风洞十景”使人心驰神往。丁字人民勤劳质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挥洒智慧和辛勤的汗水,使青竹湖镇跻身全省五十个重点示范镇行列。
矿产资源
青竹湖镇盛产麻石,素有“麻石之乡”的美称,青竹湖镇麻石(花岗岩俗名)色美质坚,性能优良,其产品广泛用于建筑、铁路、装饰及工艺品、生活用品。据中南权威勘探专家实地勘探考察,丁字湾花岗石矿区面积93平方公里,青竹湖镇花岗石矿区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出露的花岗石储量达37亿立方米。
旅游资源
青竹湖镇青竹湖镇书堂山与书堂寺,是唐代欧阳询父子读书、练笔的地方。清嘉庆《统一志》载:“书堂志,在长沙县北五十里书堂山,唐欧阳询及子通读书此山寺即其书堂故址。”书堂寺及其周围,原有八景,即读书亭台、洗笔泉池、稻香泉涌、双枫夹道、桧柏连株、玉岸摊书、太子围圩、书堂古寺。寺门有联“书香玉座;堂构名山”。寺内有欧阳询父子像:“玉座息欧阳,万卷书香传宇宙;名山藏太子,千秋堂构镇乾坤。”
书堂山对面的麻潭山也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山中古木参差,风景怡人。著名麻潭山十景:灵霄古洞、狮子含樟、白云古寺、金龟越塘、果老矗立、桂泉清香、歇憩沟陡、黑狗逐羊、练马池上,钟鼓广场让人留连忘返。
-
文化遗址
长沙铜官窑遗址位于丁字镇古城村,面积30万平方米,已发现烧窑遗址19处。
长沙铜官窑是中国唐代至五代时期制陶遗址,距今约1000年,它是世界釉下彩陶瓷的发源地,它突破了当时青、白瓷的单一色调,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书法、绘画、雕塑、诗词、谚语等溶入陶瓷装饰艺术中,堪称陶瓷史上的里程碑。长沙铜官窑址于1985年1月13日被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adsbygoogle =window.adsbygoogle ||[]).push({});
历史沿革:
青竹湖街道成立于2015年,是由原青竹湖镇与新港街道成建制合并而成。
原青竹湖镇于2000年由原霞凝镇析置设立。
2013年,全区区划调整,原捞刀河镇大安村、广胜村、金霞村划入青竹湖镇;青竹湖镇金盆丘社区、植基社区调整至新港街道。
2015并入青竹湖街道。
原新港街道原名“霞凝乡”,1995年以前为望城县霞凝区所辖。
1995年长沙地区撤区并乡之后,改为望城县(今望城区)直辖。
1996年长沙城区区划调整,从望城县划至开福区管辖。
因长沙新港的选址落户为该地境内,2000年9月12日正式更名为“新港镇”。
2013年,开福区区划调整,撤销新港镇,以其行政区域分设新港、秀峰2个街道。
2015年并入青竹湖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