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闸街道
地名由来:驻地北闸村得各。该村有一水闸,以方位命名北闸,得名北闸。
2021年,同意昭阳区撤销北闸镇,设立北闸街道。以原北闸镇行政区域为北闸街道行政区域,北闸街道办事处驻北闸社区2组110号。
有着昭通“北大门”之称的北闸镇,位于昭通市委、市政府驻地—昭通城的北部,镇政府驻地距城区9公里,是一个以山地为主,兼顾丘陵和坝区的乡镇,在总辖区面积138.3平方公里中,最高海拔3151.8米,最低海拔2000米,有着较为明显的立体气候和丰富的自然生物群落,下辖有北闸、红路、海坝、新田、白坡塘、邓子、箐门、塘房、岩脚、海子10个行政村,共有41个自然村140个村民小组,有人口1.3万多户5万余人,是昭阳区人口最多的一个乡镇。居住着以汉族为主的汉、回、彝、苗、白5种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杂居区。北闸镇是昭阳区粮食、烤烟、苹果、蔬菜主产区之一。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较为明显。地处北上四川和昭通北部各县的咽喉之地,自清代以来就成为昭通境内较大的集镇之一,素有昭通城的“北大门”之称。交通、通讯便利快捷,有内昆铁路,213国道和昭大、昭彝公路穿境而过,昭通火车站更是位于石渣河村和箐门村属地内。10个行政村都通乡村公路,有着蕴藏丰富的沙、石、煤等矿产以及初具规模的自然林和人工林。而以大龙洞省级自然保护点为中心的大龙洞公园,凉风台高山花卉区及过山洞等风景名胜点,更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已发现的过山洞、闸心场、新衙门三处古人类文化遗址,证实了北闸悠久的历史文化。北闸镇的领导班子更是一个团结奋斗的班子,在党的-方针的指引下,努力实践“-”重要思想,团结带领全镇5万多各族人民,本着求真、务实、团结、拼搏的精神,大力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镇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北闸,正成为昭阳区北部乡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历史沿革:
1950年至1966年,属蒙泉区管辖。
1966年,从蒙泉划出建立北闸公社。
1984年,更名北闸区。
1988年,改北闸镇。
2006年1月,乡镇撤并,划出石渣河、集中两个村和红路村(2、4、14、15)4个组、管门村1~7组。
2021年3月18日,撤销北闸镇,设立北闸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