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堡乡
地名由来:由于设五常厅于欢喜岭(今五常镇),曾建举仁、由义、崇礼、沿智、诚信5个甲社,称为五常堡,建国后更名为常堡,所以有"先有五常堡、后由五常县"之说。
常堡乡位于五常县城东北15公里处。北纬45℃,东经127℃。东靠卫国乡,南接民意乡,西面是安家镇,北靠?牛河与二河乡隔河相望。常堡乡历史较长,清咸丰四年批准放荒,曾建举仁、由义、崇礼、沿智、诚信5个社。同治八年(1989)年,清政府派旗馆协领驻守本地。下设镶黄、正黄二旗,设佐领管理。民国时为第五区,伪满洲国设村公所,1946年解放后,设常堡镇。后称第七区。1956年将原区划为五常堡、丰产、二河3个乡,常堡为中心乡。1958年由常堡、丰产两乡合并为常堡人民公社。1984年撤社建乡改为常堡乡。常堡乡辖51个自然屯,划为12个行政村(即:常堡、明星、中华、廿家、二岗、福兴、周岗、兴利、二里、四岗、南岗、盛兴)。2001年8月,重新调整为7个村,常堡、明星、二里并为常堡村;南岗、二岗并为南岗村;兴利、盛兴并为兴利村;廿家、四岗并为廿家村;中华、福兴、周岗不变,共有4742户,17543口人,其中汉族占96%,朝鲜族占3%,满族、回族占1%。 常堡乡区域面积为123.4平方公里。地形东西窄,南北长。南高北低。境内有两条小河流,由南向北汇入?牛河。“八一”(光辉-常堡)干渠以南属丘陵地带,以北为平原。1968年以来,修建“八五”、“马泉”、“七三一”3座水库。 常堡乡现有耕地面积为11.5万亩(其中:水田4.2万亩),50%为丘陵黄土地。全年无霜期130~140天。活动积温2600~2700℃,降水量450~650毫米。“五二路”纵伸南北,“安石路”横贯东西,各村各屯之间砂石路平坦畅通,有线电视、电话普及率达69%,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1986年以来 ,先后有二里、常堡、明星、兴利等4个村被评县级文明村,占全乡总村数的33.3%。1992年,获水利工程建设“黑龙杯”竞赛金奖。1999年,常堡乡精神文明建设成绩裴然,被五常市委誉为“常堡现象”。2000年、2001年、2002年连续被五常市政府评为水利工作先进单位(第一名),2001年全市综合排名第8,2002年全市综合排名第5。2003年粮食总产量26478吨,社会总产值实现4825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达3380元。
历史沿革:
1869年清政府派旗官协领驻守本地,曾建举仁、由义、崇礼、沿智、诚信5个甲社,称为五常堡,1956年将原区划分为五常堡、丰产两个乡,后合并为常堡人民公社,1984年撤社建乡为常堡乡,名称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