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硐街道
地名由来:川硐街道因天生桥下的“川江洞”而得名。
2009年1月,川硐街道上榜第二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川硐镇位于铜仁市北郊,距铜仁机场和铜仁火车站各10公里。辖区面积97.71平方公里,辖9个村1个居委会,74个村民组,16000人。有耕总面积1943公顷,其在常用耕地面积811公顷,田535公顷,常用耕地面积的65.97%,有林地面积2208亩,封山育林面积842公顷。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村镇”称号,2009年初,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 “文明村镇”称号,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48元。
全镇以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大力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在畜牧业方面:尖岩村的林中土鸡、波尔山羊养殖场;坞坭的民发生猪养殖基地;凉湾肉鸭养殖场;小江口白鹅养殖基地。在农业方面:尖岩村有油桃基地;川硐村有桃、梨基地;坞坭村有葡萄基地;凉湾村有西瓜种植基地;板栗园村有柚子种植基地;小江口村有花生种植基地,境内201省道沿线反季节蔬菜种植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在全镇范围基本开成一村一品格局,
近年来,我镇迎来了铜仁城区扩容发展的新机遇,占地3.8平方公里的铜仁教育新区,5平方公里的大兴高科技工业园区相继在建设之中。先后投资100万元的万丰复合厂、投资200万元的民发生猪养殖场、投资1000万元的宏绿林加工厂、投资1.5亿的天生桥电站、占地10亩的贵州电网220千伏川硐变电站先后落户我镇,雄奇的天生桥峡谷景区,带动我镇乡村旅游蓬勃,项目的落户、企事业单位的进入为我镇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我镇经济社会的快速腾飞。
目前,我们正紧紧抓住“一个中心、三个次中心”的铜仁城区扩容和杭瑞高速、铜玉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机遇,按照“融入铜仁城、实现新跨越、建设新川硐”的思路,大力实施“一城两镇三基地”发展战略(一城:通过5年左右努力建成我市新型次中心城市。两镇:经济强镇和生态名镇。三基地:特色种植基地、生态畜牧养殖基地、旅游休闲渡假基地),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发展中的川硐正以饱满的服务热情,优惠的投资政策,和谐的社会环境,真诚欢迎天下有识之士,投资这片正在开发的热土,欢迎各界人士建言献策,共创伟业。
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属铜仁长官司、铜仁县的坡头乡、龙鱼乡地。
清末时期,移县治后直属铜仁府。
民国二年(1913年),撤府后属铜仁县。
1949年12月,成立川硐区(第六区),驻川硐,下辖川硐乡、马岩乡、大兴乡。
1956年9月,撤区并乡,改为中心指导组(后又改为工作委员会)。
1957年,又并为川硐(含白水、滑石)、小江口2乡。
1959年1月,3县合一,成立大人公社。
1961年8月,恢复川硐区,下辖川硐、白水、德胜屯、灯塔及后来增设的小江口、滑石、三寨7个公社。
1992年,川硐、小江口2乡合并为川硐镇。
2016年1月,撤销川硐镇建制,设置川硐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