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伊珞巴族乡才召村

联合创作 · 2023-09-28 13:29

2021年11月,才召村被命名为2021年度西藏自治区卫生村(居)。

2021年9月,才召村被认定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2021年2月,司法部、民政部公布才召村为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2011年,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才召村2011年度“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

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才召村,位于米林县西南部,地处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和306省道沿线,距米林县城约4公里,距南伊乡党委、政府所在地1公里。全村群众36户168人。1985年,才召村珞巴族群众从“深山老林”搬迁到现在的新址,搬迁前,全村群众仍然处于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的原始生活状态,生活靠松香点灯,兽皮裹身,半饥半饱。搬迁后,党中央、国务院对珞巴族群众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在各项惠民利民政策的强力推动下,才召村经济社会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局势长治久安。

“兴边富民”工程扎实推进。2000年米林县开始实施“兴边富民”工程,2004年,国家民委将米林县确定为“兴边富民”行动重点县。自“兴边富民”工程实施十年来,才召村落实兴边富民资金和国家扶持资金累计达到977万元,实施项目8个,包括:投资622.2万元才召村安居工程建设项目、投资19万元的才召村自来水项目、投资3万元的才召村住房维修项目、投资10万元的才召村道路排水项目、投资72.8万元的才召村整村推进后续工程、投资180万元的土地购置项目、投资30万元的才召观光果园项目、投资40万元的民俗文化展厅项目。

经济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搬迁后,特别是“兴边富民”工程实施10年来,才召村人均纯收入由1999年的806元,增长到2009年的4993元,增长6.2倍,现金收入由1999年的524元增长到2009年的3441元,增长6.57倍。全村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等“六通”基础设施健全,通电率100%,通水率100%,电视覆盖率100%,调频广播覆盖率100%。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达100%,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农牧民各项补贴及时兑现。群众农村新型农保参保率100%。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100%。2009年建成农家书屋,目前有图书2300余册。在校大学生4名,历届毕业大学生1人,在校高中生6人,初中生11人,小学生28人。珞巴服饰被列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珞巴织布、珞巴竹编、珞巴刀舞、珞巴始祖传说被列为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由珞巴族党员干部参与整理的《大山民族—珞巴族社会文化今昔》已出版面市,在珞巴族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有党支部1个,共产党员12人,共青团员16人,村委会、共青团、妇联、治保等“七大组织”健全。“两委”班子5名村干部中,女干部1人、占20%,党员4人、占80%,党员服务群众、投身建设的比例明显提升;村党支部、村委会成员交叉任职比例80%,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由致富带头人达瓦“一肩挑”,培养储备村干部后备人才2人,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5岁,村“两委”班子整体活力更足,抓党建、保稳定、促发展、带民富的能力显著增强。

才召村附近有南伊沟旅游风景区、西部倾波地区景区、扎贡沟风景区、直白村、索松村、加拉村等旅游景点,有米林藏鸡、炒青稞、米林核桃、高原灵芝草、西藏藏红花等特产,有珞巴族服饰、林芝工布藏族服饰等民俗文化。

浏览 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