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埭镇

联合创作 · 2023-09-14 21:02

地名由来:因战国时期,楚相春申君黄歇在此兴修水利时,以土掩水,筑成堰埭,故名春申埭,后称黄埭至今。

2023年1月,江苏省爱卫办命名黄埭镇为2022年江苏省健康镇。

2023年1月,首批苏州市“美丽宜居镇”名单公布,黄埭镇上榜。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黄埭镇上榜。

2022年9月,2021中国百强镇名单揭晓,黄埭镇位列第55位。

2021年10月,黄埭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82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黄埭镇榜上有名。

2021年9月,黄埭镇上榜2021中国高质量发展百强镇,位列第74。

2021年1月,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命名黄埭镇为第三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黄埭镇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查看更多黄埭镇荣誉与相关排名>>

黄埭镇,始建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战国时期楚国名相春申君黄歇动员民众于此兴修水利,筑成堰埭,初名春申埭,后改黄埭,沿袭至今。全镇面积55.33平方公里,人口6.1万,外来人口4万余,下辖16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

黄埭镇位于姑苏城西北约10公里,东为苏虞张一级公路,靠元和镇;南临京沪铁路、京杭运河、312国道,接壤浒墅关;西依望虞河,挽无锡,10分钟可到无锡硕放国际机场;北枕漕湖,望常熟;沪宁高速公路横穿东西,绕城高速公路纵贯南北。

十分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使黄埭自古一直是苏州西北部和无锡锡东地区的重要商埠。

古时黄埭镇,三里长街,百店琳琅,千叶小舟云集,八方商贾过往,素有“银黄埭”之称。今黄埭镇,环春申湖碧波绿树、丽水宜人;相城区规划中的太阳路横贯黄埭镇东西,国家天然气西气东输工程在黄埭镇设有门站,全镇自来水与市区并网,电信全部实现宽带接入。依托优势,黄埭镇规划建设了总面积为30平方公里的潘阳工业园区,目前已有近300家内外资企业落户,总投资已达40亿元人民币。

古往今来,黄埭镇山水毓秀,人杰地灵,尊礼重教,筑就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繁盛的商贸,带来了人文荟萃的局面,历史上黄埭出过众多进士和文人;近代在1929年就设立了吴县乡村师范学校。热闹的集镇也带来寺庙的兴盛,尤以始建于三国东吴赤乌四年的兴国寺最为鼎盛。

黄埭镇还是著名的“浒关白席”的主要产区,素有“江南席乡”之称,宋代时草席已呈作贡品。面世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9年)“黄埭西瓜子”,由黄埭人殷福熙所创,因其有独特的风味,故称“黄埭西瓜子”,曾于一九二七年获得过杭州西湖博览会优胜奖,享誉京津沪杭。

(?—前238)战国时楚国贵族,战国四公子之一。名黄歇,号春申君。楚考烈王时任令尹,封地淮 北12县,后改封于吴(今江苏苏州)。门下有食客3千。曾派兵马联合魏军救赵攻秦,后又灭鲁。考烈王死 后,内讧中被舍人刺杀。春申君 (前320~前238…… 黄歇详细信息++

黄埭新巷黄公荡休闲农庄

黄埭新巷黄公荡休闲农庄以打造春申君黄歇、冯梦龙、张寒月为文化内涵,水果花卉苗木种植为特色,集文化、休闲、体验为一体的休闲文化旅游项目,是一个农业生产与生态休闲服务业一体、高效生态立体农业产业

熙馀草堂

熙馀草堂位于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西市,坐北面南,现存楼厅、花厅各一进,均硬山顶。有砖雕门楼两座。楼厅面阔三间10.5米,进深10.6米,前后带廊,另附厢房。楼下悬挂“熙馀草堂”匾额。花厅天幔四

历史沿革:

秦属会稽郡吴县。

汉、晋、南北朝时期,州、郡更迭,但属吴县未变。

至唐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析吴县东北地置长洲县,随属。

宋、元、明、清因之。

1912年,复隶吴县,分属黄埭、东桥2乡。

1929年,分属吴县第十二区、第四区。

1934年,分属吴县第六区、第四区。

1941年,分属吴县第四区、第五区。

1947年,分属吴县黄埭区、浒关区。

1949年5月,仍属吴县黄埭区、浒关区。

1950年4月,分属吴县黄埭区、浒关区。

1957年3月,撤区并乡,设黄埭、东桥2乡。

1958年9月,改为黄埭、东桥人民公社。

1983年7月,复改为乡。

1992年8月,撤黄埭乡,置黄埭镇。

1994年1月,撤东桥乡,置东桥镇。

1995年7月,属吴县市。

2000年12月,属苏州市相城区。

2006年10月,东桥镇并入。

浏览 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