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庄镇后卞庄村
后卞庄村隶属莱城区大王庄镇,位于莱城西北30公里,距镇政府驻地5公里处。大(大王庄)宅(宅科)公路从村北经过。西邻李家庄,南邻前卞庄,东与止凤接壤,北和温家庄、陡崖相邻。全村现有970亩丘岭地,240户,779口人。
后卞庄村,始建村无考。按《苏氏谱》记载:苏氏是明洪武年间由-县迁于蓟州、枣强。后自枣强迁于莱邑居住寨里、宜山、大鱼池。继迁此定居。因此村前邻前卞庄,故名后卞庄。村0有11姓,大都系附近村人迁此。以刘、苏、赵、韩、孙5姓居多,刘姓为最。全村不分族姓多小,和睦相处。后卞庄村过去有文昌庙、观音庙、苏家林、青龙桥,规模都不小,但现在除青龙桥尚存外,其他均已毁坏无址。据《1945庄史志》资料记载:抗日战争时期,后卞庄隶属莱芜县香山区;l945年3月莱芜县地名区改为数字区,后卞庄村隶属十三区;1955年10月,莱芜县把数字区改为地名区,后卞庄隶属香山区,1958年撤销香山区,划分为大王庄乡和大槐树乡,后卞庄隶属大槐树乡;1958年10月后卞庄属大槐树人民公社,翌年大槐树人民公社并入大王庄人民公社;l984年大王庄人民公社改为大王庄办事处,后卞庄隶属温家庄乡;1985年改为大王庄镇后,后卞庄隶属大王庄镇。
后卞庄村在抗日战争时期是革0据地,也是交通要道,村里经常住着八路军、地下工作人员。日本鬼子、汉0曾两次把后卞庄烧成废墟,激发起了后卞庄人的革命热情,许多村民投身革命为国捐躯。
解放前的后卞庄村人穷地薄,生活困难。建国后,才逐渐有所好转。1954年,村民自愿结合组成互助组;1955年自发组织成立初级农业社;1956年又建成高级农业社;1958年成立了人民公社。
1999年至2000年,后卞庄村里又埋地下管道4000多米。2001年村里铺设地下管道,上马自来水工程,使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
后卞庄人重视教育,热爱生活。1950年本村就设有一处小学,任课教师张相美(1972年本村小学附设两个初中班,1973年初中合并到陡崖联中),1996年合班并校与前卞庄联合建起了卞庄联小。自1978年恢复高考后,本村先后培养了大中专毕业生12名,其中大学本科生5名,苏禄还考取了研究生。
解放后,后卞庄村就有庄户剧团,他们自筹资金买乐器、戏箱,自请教师排演。最初演古装戏《铡美案》等,后来就唱新戏《红灯记》、《沙家浜》等,随着艺人大多年老体弱,后继乏人,庄户剧团停办。
后卞庄村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1973年后卞庄村内通电;1978年村里有了第一台投影电视机,1990年进行了村庄规划,通开了12米宽的南北大街,两边盖起了一排排前后出厦的砖瓦房,村民苏贤水等4户还盖起了二层楼房。永不满足的后卞庄人正立足于自身资源优势,突出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在勤劳致富的大路上阔步前进。
后卞庄村附近有莱芜战役纪念馆、房干生态旅游区、莱芜龙山、雪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济南香山旅游区、鲁中抗日战争展览馆等旅游景点,有莱芜生姜、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吉山黑鸡、高庄芹菜、莱芜白花丹参等特产,有顺香斋、亓氏酱香源肉食酱制技艺、孟姜女文化传承故事、中元节(莱芜中元节习俗)、蹉地舞等民俗文化。